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统编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资源编号 95807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统编版2024新教材)

2025-02-23 七年级下册 0 84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统编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统编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01  单元概览

【单元概述】(总览全局高屋建瓴)

本阶段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继起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新增内容)、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开放的盛世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强大国家。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政治日趋腐败,连年的战争和日益沉重的赋役,使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以王仙芝(新增内容)、黄巢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唐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仍然处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同时也开启了再次统一的进程。

阶段特征 繁荣与开放
制度创新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经济发展 曲辕犁、筒车、蜀锦、越窑、邢窑、唐三彩、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益州
繁荣的社会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开放的社会 遣隋使、遣唐使、与新罗与罗马帝国与大食的交往、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人
民族关系 文成公主入藏、突厥、回纥、渤海、南诏
科技与文化 雕版印刷术、天文学、医药学、《唐本草》、唐诗、书法、绘画、敦煌莫高窟、赵州桥

【课标要求】(夯基固本能力达标)

1.了解隋朝的统一及其历史贡献,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

2.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3.知道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事,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4.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知道隋唐时期的科技(新增内容)与文化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单元时空】(时空定位把握脉络)

【阶段特征】(阶段发展特征鲜明)

1)政治方面: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唐末五代,中国再次陷入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2)经济方面:隋唐时期精耕细作的农业继续发展,出现新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于唐朝中期开始。

3民族关系方面: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得到巨大发展,民族交融加强。

4)中外交流方面:隋唐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日本、新罗、天竺、罗马帝国、大食等产生了频繁的交流。

5)科技与文化:唐朝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新增内容)僧一行在天文学方面的《大衍历》和孙思邈所著的医学巨著《千金方》成就辉煌;(新增内容)唐朝思想家韩愈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新增内容)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新增内容)隋唐文化全面发展,兼收并蓄,领先世界。唐朝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书法名家辈出,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敦煌莫高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02  知识速记

1 隋朝统一与灭亡

速记点1、隋的统一(隋朝的特点:繁荣却短命

1.隋的建立: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执掌朝政;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4.隋朝的强盛措施与影响:

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

2)影响: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速记点2、开通大运河

(一)夏朝灭亡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 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人物:隋炀帝

4.中心和起始点(三点):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北捉(涿)南鱼(余)落(洛)中心)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

6.连接五大水系(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长度及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8.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想一想:(P5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为什么大运河是南北走向?

【参考答案】我国大运河呈南北走向有多方面原因。其一,古代政治中心多在北方,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江南地区,为了将南方丰富物资便捷运往北方,加强南北联系,保障北方物资供给,所以开凿南北向的大运河。其二,沟通不同水系,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整合水运网络,利于人员往来、商贸运输,促进区域交流融合与经济文化发展。

速记点3、开创科举举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掌控,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识。

2.雏形: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3.正式成立: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4.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影响):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选官上的权力。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秦国的军功授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取士制度)

速记点4、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每年都要征发大批劳动力,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驰道。他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役使大量农民,百姓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隋炀帝的暴政)

2.过程:起义首先爆发在深受徭役、兵役之苦的今山东地区,随即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队伍,一些隋朝官员也纷纷组织武装起事。在起义军反隋势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濒临崩溃。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速记点5 唐朝的建立

1.唐朝建立: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唐太宗: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速记点6贞观之治

1.时间:627~649年

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统编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9580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