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统编版2024)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3日
资源编号 98885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统编版2024)

2025-04-10 七年级下册 0 59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统编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达12米。这反映出隋朝(    )

A.疆域辽阔

B.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C.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D.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A.实行残暴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民族压迫        D.加强文化专制

3.并州大地上群星闪耀,名相辈出,狄仁杰就是其中之一。同学们在查找史料中找到如下事迹: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昭陵(唐太宗墓)柏树,仁杰奏罪免职,不至于死。……仁杰曰:“臣闻逆龙鳞,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树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帝(唐高宗)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据以上史料能够推断出(    )

A.狄仁杰作为宰相位高权重                    B.狄仁杰处事机敏能言善辩

C.狄仁杰知人善任赏识人才                    D.狄仁杰客观公正直言进谏

4.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

大食金币 波斯金币 东罗马金币 开元通宝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5.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东市“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聚集了大量西域、中亚等地的商人与商品。洛阳作为东都,商业也极为发达,是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这反映了唐朝(    )

A.文学艺术灿烂   B.商业发展繁荣        C.城市规模宏大        D.社会管理规范

6.1960年考古学者在对唐朝都城长安西市南大街东端遗址的挖掘中发现:“除出土建筑材料外,有大量瓷碗、盆等残片,其中以厚胎白釉低圈足碗、盆为多……在遗址南侧临街的地面上发现有小圆坑数处,并埋有坛和罐。”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此处(    )

A.可能是饮食业聚集之处                       B.饮食结构呈现多元化

C.是长安城最繁华的地方                       D.营业突破了各种限制

7.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

A.政权对峙并立民不聊生                       B.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C.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

8.有学者提出,在处理边疆关系的布局上,多数古代中原王朝形成了“北防、南融、西通”的战略。下列符合唐朝处理边疆关系描述的是(    )

A.北防匈奴          B.南融吐蕃               C.西开丝路               D.西联回纥

9.据记载,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太历年间,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在80万以上。这反映了唐朝(    )

A.对外交往活跃   B.民族政策开明        C.经济文化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

10.隋唐统一中国后,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形成了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的东亚文化圈,它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中国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汇聚,融合创新                         B.统治者个人励精图治

C.民族融洽,社会稳定                         D.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人物的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

①孙思邈   ②颜真卿   ③柳公权   ④吴道子   ⑤阎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2.《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千古名句。这反映了盛唐时期(    )

A.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                         B.昂扬进取的社会风气

C.海纳百川的对外政策                         D.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

13.观察下列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

A.佛教               B.道教                      C.儒家                      D.伊斯兰教

14.北宋时期所推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带来了怎样的结果(    )

A.轻视地方武备,不利于边防的巩固

B.削弱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C.减少了军事开支,减轻中央政府的经济负担

D.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

15.据统计,唐代玄宗至代宗三朝宰相总人数为62人,其中科举出身15人,占比24.2%;五代宰相总人数为46人,其中科举出身24人,占比52.2%;宋代宰相总人数为135人,其中科举出身111人,占比82.2%。这表明(    )

A.科举逐渐成为官员选拔主要方式       B.唐朝宰相普遍通过考试进行选拔

C.高门望族在唐代就已经完全衰落        D.科举是削弱宰相权力的制度设计

16.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380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总体较为薄弱     B.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C.宋辽之间出现了和平友好局面     D.宋辽两国是地位平等的兄弟之国

17.辽宋夏金时期,契丹、党项、女真都模仿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B.汉字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        D.各政权审美呈现世俗化趋势

18.在宋代的榷场贸易中,茶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在金朝,茶叶成为百姓待客的必备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叶为聘礼,表示对婚姻的坚贞不渝。对材料所述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民族交融促进经济发展                     B.政权并立推动文化传播

C.生产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D.互市贸易促进文化交融

19.有学者认为,尽管元朝行省的名称和官职设置与前代类似,看似沿袭汉地官制,但实质上是基于大蒙古国燕京、别失八里、阿母河三处的“行大断事官”模式建立的。该学者认为行省制度(    )

A.具有民族交融特征                            B.重视因俗而治策略

C.消除地方分裂隐患                             D.符合中央集权需要

20.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对吐蕃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他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帝师,并命八思巴领宣政院事。吐蕃为宣政院辖地,管辖面积与今天西藏的管辖面积大体相当。宣政院的职能相当于行省机构,所以在吐蕃地区不另设行省。这些措施有利于(    )

A.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B.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C.发展对外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D.巩固元朝统治,培养政治人才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朝经济发展状况(12分)

材料一   隋朝经济发展状况

时间项目 隋初 隋盛世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材料二   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全国户口在开元27年达到786万户,4543万口,比武周末的615万户、3714万口又增加27%和22%。

——据张岂之《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经济发展情况。(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玄宗统治前期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哪些措施对上述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4分)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获得了哪些认识?(4分)

22.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唐朝的文化,辉煌灿烂,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唐朝统治的近300年中,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比较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文化辉煌灿烂的原因。(2分)

材料二   盛唐文化气象恢弘,犹如磁石般吸引着周边国家和政权前来学习和交流。发达的海上和陆上交通,推动了中外交流的繁荣。日本新罗等国家曾派遣留学生,常驻长安,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

(2)根据材料三举例日本、新罗来华留学生的杰出人物各一例。概括唐朝的对外交往呈现出的特点?(4分)

材料三

鉴真(687-763)塑像 玄奘(600-664)西行求法邮票

(3)材料二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史实?两位人物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4分)

材料四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坪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摘编自朱汉国《中国历史》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2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可信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下表反映的是唐朝建立至天宝年间总人口数变化情况。

年号纪年 总人口/人 年号纪年 总人口/人
618—626年 高祖武德年间 12 000 000 732年 开元二十年 45 595 168
652年 高宗永徽三年 22 800 000 736年 开元二十四年 46 508 518
705年 中宗神龙元年 35 705 617 754年 天宝十三年 52 601 039
726年 玄宗开元十四年 41 003 477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据题干“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和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粮库粮食多,B项正确;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公元589年,灭掉南陈,统一南北,结束了南北朝乱世局面,隋朝疆域面积辽阔,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隋文帝灭陈,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隋朝实行州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统编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9888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