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合集
备战2023年中考考前冲刺模拟卷(常州)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7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的是( )
2.吴兢《论奢纵·贞观政要(卷六)》记载,贞观十一年,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材料说明( )
A.隋朝经济繁荣 B.唐初藩镇割据 C.“贞观之治”局面 D.太宗虚怀纳谏
3.对知识的分类和总结,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对中国古代史部分知识的分类总结,据此你认为他正在复习的主题是( )
A.中国古代杰出历史人物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D.中国古代对外交流
4.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①英国割占香港岛②火烧圆明园③《马关条约》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探索 C.内战烽火 D.抗日战争
5.学者王桧林用“一个战争、两个战场、三种政权”来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总体格局。下列属于敌后战场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上内容出自( )
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指出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为38%和187%。这主要是因为
A.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D.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8.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度 B.种姓制度 C.佛教教义 D.《古兰经》
9.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法典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人权宣言》 ③《1787年宪法》 ④《十二铜表法》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0.“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从而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材料所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殖民掠夺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11.19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一方面取代中国成为东北亚国际关系体系的核心,另一方面与英国结盟,使日本的大国地位逐步得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承认;随着侵华战争的加剧,日本最终又走上了与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对抗的道路。可见明治维新( )
A.加强了日本中央集权 B.日本不断冲击世界格局
C.有利于日本发展经济 D.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威望
12.下图是二战中一次登陆战的战役图解。这次登陆战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是( )
A.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B.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促成二战胜利结束
13.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关于这些国际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成员国为中、俄、美、德、法
B.亚太经合组织第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C.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我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
D.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华盛顿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
14.法国在二战后的30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欧洲联合加速发展 B.朝鲜战争的刺激
C.加强国家经济干预 D.国民经济军事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1分,共29分。
15.【经济卷】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2)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汉朝统一货币的不同背景及币制改革的共同特点。
材料三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鍒法……养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其他如烧瓷、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4)结合古代经济的发展,思考其给我国现代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
16.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答每一时代的重大课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王伟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党史的精彩华章》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将正确序号填入空格内)
图1:___;图2:___;图3:___。(①解放战争 ②红军长征 ③抗日战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次会议谈谈你对其“划时代”意义的理解。(注意史论结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7.提起俄罗斯人,人们脑海中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词:“战斗民族”。那么,这样的“战斗民族”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关于俄国历史的几个片段:
材料一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曾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而言是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一世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发展造成的最大影响。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2)为防止“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做的?为扩大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改革后没几年,沙皇俄国就割占了中国的哪一块土地?
材料三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3)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第二阶段革命”的性质是怎样的?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大事年表
(4)如果说二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应该以表格中哪一个事件作为标志?雅尔塔会议的哪一项决议为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五 苏联漫画
庄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此漫画说明的是什么问题?
材料六 “乌克兰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欧亚大陆重要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此外,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的一半是用途经乌克兰的管道输送的。在军事领域,乌克兰的重要性也是欧盟和美国不能忽视的。如果乌克兰在加入欧盟后进而加入北约,北约的枪炮实际上就放在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6)仔细阅读材料,分析美国一再煽动乌克兰“仇俄”、造成两国兵戎相见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展现的是夏朝出现了辉煌的宫殿,反映了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C项正确;河姆渡遗址房屋反映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与夏朝无关,排除A项;半坡遗址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与夏朝无关,拥除B项;东汉陶院落,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衡量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题干信息,“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说明隋朝经济繁荣,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唐初藩镇割据 ,“贞观之治”局面 ,太宗虚怀纳谏,排除BCD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