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0日
资源编号 94639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统编版)

2025-02-10 九年级下册 0 86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全国通用): 第一单元: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2.了解设喻说理、类比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3.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明君从善如流的气度与明辨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逐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教学难点:领会臣、君的智慧与胸怀,培养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战国策》及其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设喻说理的特点,学习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课件出示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然而良药就一定要苦口吗?忠言必须要逆耳吗?如何才能让君王心平气和地倾听忠言,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呢?

这里就涉及到说话的艺术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看看邹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教师板书课题:21*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出示2)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一)文本知识

1.作品介绍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著名典籍之一——《战国策》吗?

预设:(出示课件4、5)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的叙事特点: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此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写作背景

教师:同学们,我们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理解本文的内容。

预设:(出示课件6、7)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间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二)预习检查

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8)

三、整体感知,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读课文题目,说说你们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9)

(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

预设1: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预设2:包含两层意思:①邹忌劝谏齐王;②齐王纳谏。

教师总结:课文题目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劝谏齐王,齐王纳谏。

教师:同学们,参照注释,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语,注意节奏和断句。

出示课文:(出示课件10-13)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课文第1段部分内容。

预设:(出示课件14、15)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红色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这段文字。

预设:(出示课件16)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1.再读课文,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出示课件17)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1:妻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学生2:妾   吾孰与徐公美?

学生3:客   吾与徐公孰美?

教师追问: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学生默读,勾画回答。)

学生4:妻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学生5:妾   徐公何能及君也?

学生6:客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继续疏通课文第1段的部分内容。

预设:(出示课件18)

教师:我们一起在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这段文字。

预设:(出示课件19)

【译文】次日,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又照镜子审视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邹忌晚上躺着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2.邹忌“暮寝而思之”,使他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20)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预设:“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教师补充:邹忌找到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为讽谏齐王埋下伏笔。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疏通课文的第2段吧。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0.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463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