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
专题04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我们平时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希望同学们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不能改变句子原意,能改不删,能添不去。
二、修改病句常用的四种方法:
1、补法;2、删法;3、换法;4、调法
三、病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1. 成分残缺: 例: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教育。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句子,其结构至少应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这种类型病句的修改方法是补充残缺的成分,使句子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例句中缺少了主语,是谁“深受教育”没作交待,如果在“看”或“深”前加上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2.搭配不当: 例: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在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确定性的关系,即形成了一种搭配习惯。如果在使用时,违反了这种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就不可避免地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应将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
3.用词不当: 例:我们的语文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准确用词才能恰切地表达意思。例句中用“狐狸”形容语文老师显然是不恰当的,可改为“诸葛亮”。
4.词序颠倒: 例:展览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词序颠倒,指的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某些词语的顺序颠倒而导致语句不通顺的现象。修改时,可根据原句的意思,把颠倒的词语调整过来,使句子通顺就可以了。例句中“展出”的“文物”是现在出土的,而不是“两千年前”出土的。所以,这一句应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位置对调一下。
5.重复啰嗦: 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重复啰嗦,即在同一个句子里连续使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重复,多半是刻意堆砌词语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修改时,只需删去多余的词语即可。例句中,“不禁”与“忍不住”意思大致相同,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6.指代不明: 例:小刚和小军约好星期天去他家玩。
句中使用代词或量词如果指代不明确,就会造成句意含糊不清。修改的方法是使人或事物具体化。例句中的“他”不知是指小刚还是小军,应将“他”改为“小刚”或“小军”。
7.前后矛盾: 例:我估计那人一定是坏蛋。
用语要求前后统一,否则就会犯“前后矛盾”的毛病。例句中“估计”与“一定”矛盾,可将“一定”删去。
8.分类不当: 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苹果等蔬菜。
把所属或种类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就造成了分类不当的毛病。例句中强调列举的是各种蔬菜。西瓜和苹果这两样东西事实上是属于水果类,放在蔬菜类就适合了。修改时,可以去掉两样东西,也可以保留(根据需要而定)。采用后一种修改方式改后的句子为:地里种着西红柿、扁豆、黄瓜、茄子等各种蔬菜,还种着西瓜苹果等。
9.不合情理: 例:农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收割稻子。
“不合情理”。就是指给不符合事理的病句以重新认识,从而使其合乎事理的方法。不符合事理也称逻辑混乱,它是由于对事物本身认识不够造成的。修改此类病句时,首先要全面了解事物并掌握其本质,也就是我们方法中所讲的重新认识,然后把句子叙述清楚。例句中“稻子”成熟是秋季,农民不可能“冒着寒风”收割稻子。
四、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注意: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一定要小,有时句子的毛病不只一处,要仔细分辨,还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认真读一读,检查检查。
五、常用的修改符号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穿着一件红色大衣,一顶蓝色帽子。
B.春天到了,漫山遍野到处开满了花。
C.小明和小东都是好孩子,他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D.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茄子。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 B.我看到了美丽的花朵和清香。
C.菜园里种着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花菜。D.青头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红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看了这本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C.他立刻马上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D.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闹的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龙岩的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地方。 B.我穿着红色连衣裙和白色帽子。
C.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D.我们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做好笔记。
5.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每天都很喜欢去上学。 B.我推测妈妈今天晚上一定没回来。
C.今天天气真的很好。 D.今天放学爸爸没来接我,我很失落。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唱着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舞蹈。
B.我的书桌上放着铅笔、尺子、橡皮、书本、锤子等文具。
C.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7.下次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在冬奥会上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的精神。
B.雨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和清脆的鸟叫。
C.颁奖晚会上,他穿着黑色的西装,蓝色的帽子。
D.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还没说完她的话,弟弟已经走了。
B.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C.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D.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填序号)
A.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B.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身手。
C.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轻薄的鸟粪。
D.庭院里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等。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B.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事故。
C.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D.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朝着远处的房屋跑去。 B.乐于助人是一种。
C.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D.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B.爸爸很生气,批评了我一顿。
C.小明和小刚是好朋友,他经常找他一起玩。 D.同学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1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好的暑假就要到来了! B.明明从小养成了勤洗手的好习惯。
C.妈妈计划预计明天带小红去看电影。 D.亮亮的字写得很好。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这位德高望重的村医的指导,使我们学会了中药材的加工方法。
B.重阳节去看望奶奶时,奶奶兴奋地讲起了她童年的趣事。
C.马上要去定新采摘猕猴桃了,全班同学差不多全部到齐了。
D.花园里开满了五彩缤纷的红玫瑰。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今天的活动几乎所有的人都到齐了。
B.奶奶的菜园里有许多蔬菜,有黄瓜、辣椒、西芹、西瓜等。
C.校园里这么干净,你怎么能乱扔垃圾呢?
D.她没有理睬我,连续做着手头的工作。
1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很亲切。B.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我的故乡是福建省龙岩市人。 D.读了《爱的教育》,我获得了深刻的感受。
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早上一到班级,我立刻马上拿出书本来读。B.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发言很积极。
C.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好的增加。 D.读了这本书,感触很深。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搭船的鸟》的作者是郭风写的。
B.爸爸从超市买回了葡萄、南瓜、西瓜等水果。
C.阳台上的花儿开了,闻起来真香。
D.看完这部爱国电影,使我受到了巨大的启发。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河边走着,突然发现一只漂亮的小鸟。
B.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C.下雨了,爷爷戴着一顶斗笠,一件破旧的雨衣。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挂满了红通通的苹果。 B.我发现中午的草地是金色的。
C.妈妈激励弟弟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爸爸穿着大衣和口罩去超市买年货。
2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听了老师的话,明白了很多道理。
C.《花的学校》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错误,搭配不当,“穿着”和“帽子”搭配不当。原句应该修改为:她穿着一件红色大衣,戴着一顶蓝色帽子。
B.错误,重复啰嗦,“漫山遍野”和“到处”重复。原句应该修改为:春天到了,漫山遍野开满了花。
C.错误,指代不明,原句应该修改为:小明和小东都是好孩子,他们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D.正确。
2. 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A.不合逻辑,在句末加“之一”。
B.搭配不当,“清香”不能说看到,去掉“和清香”。
C.没有语病。
D.意思重复,“千方百计”和“想尽一切办法”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