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课外阅读(二)-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资源编号 90982

专题12课外阅读(二)-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12-24 五年级上册 0 49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1字音字形-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

专题12课外阅读(二)

备考策略

一、品析描写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1.画出文中描写的句子,分析描写的特点。如《白鹭》一文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是对白鹭外形的描写,运用排比句式,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白鹭的外形之美。

2.感悟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如《白鹭》一文中,作者对白鹭外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品析描写和表达的感情的联系。

(1)关注带有感情倾向的描写、评价、词语。如《桂花雨》一文“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的“浸”写出了桂花香气浓郁,村子像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桂花香的赞美。

(2)关注带有感情倾向的对比描写,如《白鹭》一文中的“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通过与白鹤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

(3)品析景物画面传达出的作者的心情。如《桂花雨》一文中“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4)体会描写中的联想传达出的感情。如《珍珠鸟》一文中“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作者由珍珠鸟联想到蓬松的球儿,突出了珍珠鸟外形的可爱。

二、托物言志的写法特点及体会方法。

1.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托物言志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等。(1)所写之物的主要特点与寄托的感情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比如从《落花生》中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体会到的道理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者有相同点。(2)描述时,自己的意愿要以事物的特点为核心,事物要能表现自己的意愿。

2.体会托物言志的方法。(1)圈画出表现所写之物主要特点的句子,概括出特点并用关键词语批注在旁边。(2)从文章中找到议论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感情倾向、意愿等。比如《落花生》的结尾处父亲与“我”的对话。(3)思考所写之物与寄托的感情、表现的意愿之间的联系。

三、体会记叙中借事抒情的方法。

1.明确文章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珍珠鸟》一文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抒发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思考事和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如《珍珠鸟》一文通过珍珠鸟开始在笼子周围活动,到最后在“我”的肩上睡若,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四、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

1.体会景物的静态美。

抓住描写景物形态、大小、颜色、位置等的语句进行体会。如《鸟的天堂》中,“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写出了榕树的大,也写出了它的形态和生长的位置,从“垂、卧”我们可以体会到景物的静态美。

2.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抓住描写景物动态特征的词句进行体会。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写出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美丽宽阔,也写出了洞庭湖的波涛汹涌,宏伟壮观。这两句诗着意描绘动态中的洞庭湖,让我们看到了充满活力、让人倍感心胸激荡的洞庭湖之壮阔景象。

五、什么是动静结合以及动静结合的品析方法。

1.什么是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景与静景,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景或静景,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则会使描写的景物更加深入人心。

2.动静结合的品析方法。(1)找到静景和动景,看一看分别写了什么。如《四季之美》中,“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落日余晖是静景,写出了傍晚的静谧,归鸦回巢是动景,暗示一天的结束。(2)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如上面的《四季之美》中的句子,在一幅洒满余晖的画卷上,有点点归鸦匆匆飞去,动静结合,一扫夕阳西下的伤感,使整幅画面生动了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秋天黄昏的喜爱之情。

六、体会景物的变化之美的方法。

1.关注描写景物变化的词句。如《火烧云》一文中描写火烧云变化的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写出了火烧云变化之多、变化之快。

2.关注表示颜色、形态变化的词语。如《月迹》中的“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写出了穿衣镜上月亮变化的不同形态,形象生动。

专项训练

一、课外阅读。

春天的情韵

宋尚明

①阳春三月,碧水潺潺,花蕾初绽,随处可见青草萌芽,那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又一生命景象。

②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脚下的土地是那么松软。尖尖的草芽儿,深深浅浅汇成满目的绿色。杨柳依依,嫩叶初萌,风来的时候,枝条飞扬,像极了春姑娘的彩衫。走过一条溪岸,汩汩而流的溪水,闪动着含羞的波光,几只游鸭在上面来来往往,扑打着翅膀自娱自乐。草地上,有游人正在悠闲地小憩……

③再远处,便是整齐的田园,垄中行走,满目青青麦田,有躬耕的身影,挥锨荷锄,背向蓝天。山腰上,更是一片繁盛模样。这里的人家有山上种瓜果、山下种庄稼的习惯,三月的山上,梨花刚刚开放,桃花粉红的花蕾就急不可待地绽开了笑脸,白的一尘不染,粉的如云似霞,各种颜色濡染交织,构成一幅朦胧的画面,远远望去,如仙女下凡沐浴时,一不小心遗漏的美丽羽纱。哦,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到处舒展出生动的诗意,为田园增添了几多风致,几多性情。

④无边的春色,传递着宁静的喜悦,它让我体味到了岁月里多彩的情韵,体味到了恬淡而美好的生活。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一尘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姑娘的彩衫”指什么?

3.第3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梨花和桃花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仿照文中画线的部分写句子。

无边的春色,___________,它让我___________。

二、优美的文章使人增长知识,请细细品悟。

游圆明园遗址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一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里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

1.认真读文章,填空。

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___、___、___,接着写___像个大托盘。

2.文中的过渡段是第___自然段,它在文中起_____的作用。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用“___”画出来。

4.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掉,告诉我们什么?

5.你认为该不该重建园明园?为什么?把你的理由写下来。

三、课外阅读。

______

①初冬的傍晚,夕阳温柔地抚摸着大地,晴空中偶有白鹭飞过。我们拾级而下,步入雷州市调风镇红树林保护片区,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景色映入眼帘。家乡的这片红树林延绵数里,海面风平浪静,海水清澈,碧波荡漾。一簇簇树叶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绿得越发可爱。那么多的绿叶,一团挨着一团,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墨绿、翠绿、黄绿……在那密密层层的绿叶上停歇着一只只鹭鸟,犹如一朵朵盛开的小花。红树林的根扎进滩涂,在海水的浸泡中越发生机盎然。

②我们乘船进入红树林,惊起一片鸥鹭,大的、小的,白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凌空飞起,有的在水面扑翅膀。一道残阳铺在海面,一群鸥鹭在我们头顶翻飞,颇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③作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红树林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植物群落。它们生长在陆地的尽头、海洋的开端,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红树因树皮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遇到空气氧化变红而得名,是湿地重要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

④红树没有桂树那么沁人心脾的芬芳,没有白桦树那么高大挺拔的身姿。但有密集而发达的根,保护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红树林(    )是“海洋卫士”,(    )是小动物们的家,孕育了大量的鱼、虾、蟹等水生动物,是生物链的重要一环。涨潮时,红树林被海水吞没,成为鱼、虾、蟹等底栖动物自由生长的庇护所;退潮后,红树林再次显山露水。弹涂鱼在黑泥中吹着泡泡,招潮蟹转动着黑豆般的小眼睛。鹭鸟或在滩涂上低头觅食、驻足观望,或悠然散步、相互嬉戏,或在空中展翅飞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⑤雷州市调风镇红树林保护区(    )是旅游胜地,(    )是绿色的生态屏障。村民们与红树林互相依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爱家乡的红树林,更爱家乡的人们。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给短文起个题目: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对红树林的(A.静态    B.动态)描写,具体写了作者在(A.远    B.近)处看红树林的长势。(给正确选项打“√”)

4.红树林的树叶      色,它之所以叫红树,是因为__________;红树林的树多鸟多,是因为人们_______________。

5.用“___”划出文中一处对鹭鸟的动态描写,请照样子写一个动态画面。

6.文中画“___”的句子用了(    )的手法,请照样子写一句话。

7.用简要的语言写出第四段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鸟岛

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缘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骛,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迈着长腿踱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啊!

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取岛上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雏。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一只黑鹰俯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鹤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鸥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短文是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来写鸟岛的神奇的。

2.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________,分别描写了___、___和______的鸟,写出了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3.“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中的“报警”运用了___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鸟岛保卫战”的过程。

…………

参考答案

一、1.形容环境非常清洁。

2.杨柳的枝条。

3.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梨花和桃花的风姿。这样可以更形象地写景,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梨花和桃花的喜爱之情。

4.开启了四季的序幕  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感受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

二、1.清  静  绿  群山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上册 专题12课外阅读(二)-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098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