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盘点及训练
专题3 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
一、全册日积月累、文言文盘点。
1.关于提问的名句。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释义】遇到问题向别人请教,常识就会丰富;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请教,就办不成大事。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释义】要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直到彻底弄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执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释义】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释义】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不有疑惑呢?告诉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1)立了秋,把扇丢。
【释义】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用扇子。
(2)二八月,乱穿衣。
【释义】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人则穿着轻薄。
(3)夏雨少,秋霜早。
【释义】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释义】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释义】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释义】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称“小阳春”。
3.积累八字成语。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释义】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释义】指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却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4)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释义】饮食不慎会招致疾病,说话不当会招致灾祸。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释义】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比喻处在中等状态。
4.积累三字俗语。
4、三字俗语。
打头阵 ——【释义】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例句】每次抗洪救灾,当地驻军总是打头阵。
挑大梁——【释义】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
【例句】在研究室里挑大梁的是几位年轻博士。
占上风——【释义】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例句】我和爸爸正在打羽毛球,看起来是我占上风。
破天荒——【释义】指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或第一次出现的。
【例句】小明读书一直都不专心,但是今天破天荒的认真起来。
栽跟头——【释义】指因某项事业失败而经历的教训,受到的挫折。
【例句】今天要不是我大意,根本不可能栽跟头。
敲边鼓——【释义】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
【例句】人家说话时,他总是喜欢敲边鼓。
开绿灯——【释义】指允许或不禁止。
【例句】我们不能给不合格产品上市开绿灯。
碰钉子——【释义】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例句】爸爸正在气头上,我现在去找他要零花钱肯定会碰钉子。
俗语补充:
吃老本——【释义】比喻靠老资格吃饭,没有新的贡献。
【例句】知识更新很快,我们不能光是吃老本,要时时学习新的东西。
炒鱿鱼——【释义】形容工作被辞退、解雇,或者开除。
【例句】他几次办事都办不好,老板不得不把他炒鱿鱼了。
穿小鞋——【释义】比喻暗中打击或刁难别人。
【例句】你不能给有不同意见的同学穿小鞋。
5.形容爱国,正义的人的词语。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志存高远——【释义】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有司马迁、李时珍、毛泽东、周恩来、钱学森、李四光、詹天佑等
精忠报国——【释义】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有文天祥、穆桂英、岳飞、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等
大义凛然——【释义】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有方志敏、李大钊、梅兰芳、文天祥、方志敏、瞿秋白等
英勇无畏——【释义】很勇敢,不畏艰险。
有王二小、小英雄雨来、刘胡兰等
视死如归——【释义】把死看成好像回家一样。
有刘胡兰、文天祥、江姐等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
有包拯、狄仁杰、海瑞等
秉公执法——【释义】公正地执行法律。
有徐有功、西门豹等
刚正不阿——【释义】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有李白、于谦、杜甫等
5.积累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四字词语。
【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
【形容成年男子】威风凛凛 文质彬彬 短小精悍 膀大腰圆 容光焕发 相貌堂堂
【形容少年 女子】眉清目秀 文质彬彬 亭亭玉立 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 明眸皓齿
6.文言文《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①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②而不返,故③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④于东海。
【注释】①少女:小女儿。②溺(nì):溺水,淹没。③故:因此。④堙(yīn):填塞。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7.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②取之,唯③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④。
【注释】①尝:曾经。 ②走:跑。 ③唯:只有。 ④信然:的确如此。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二、实战演练。
(一)按要求填空。
1.我会填出这些名句。
①好问则裕,____________。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
③每个人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因为“____________,寸有所长”;一个微小的计算错误将会导致“____________,谬以千里”的结果。
2.这些名句我会填。
①好问则裕,____________。
②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
③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3.初春时节,有的人早早地便脱了棉衣、毛衣,穿起了衬衣和裙子,而有的人却还捂得很严实,这真是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寸有所长。 (2)机不可失, 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谬以千里。
5.选词填空。
敲边鼓 打头阵 碰钉子 破天荒
挑大梁 占上风 栽跟头 开绿灯
小明是我们班的班长,在班级工作中( ),做什么事情都( )。小强是我们班的刺儿头,凡事都要( ),光想让别给他( )。有次班里组织春游,小强上车晚了,不想坐后边,想坐导游的座,结果( )了,导游坚决不让。他觉得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 ),丢面子了,于是就( ),想和他那几个“哥们儿”起哄捣乱。这时,小明主动站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小强,并叮嘱他坐好。同学们( )地看到小强居然脸红了,第一次说了声“谢谢”!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戎七岁,____________,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_____,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信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合适的八字成语。
(1)叔叔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____________。答应大家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到。”
(2)促销员热火朝天地喊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们家____________,大家平平安安就好。”
(4)小明同学总是粗心大意,认为犯一点小错误没关系,你可以用____________来劝诫他。
(5)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正所谓____________。
8.根据下列语境填出合适的三字俗语。
(1)辩论赛中,老师派李丽同学____________,她先发制人,让对方____________,使我们队在比赛中一直____________。
(2)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____________地早早下班准备了一桌好吃的。我想玩手机,希望妈妈为我____________,刚一开口,我就____________了,即使爸爸在旁边____________也没有用。
(3)课本剧排练中,王月同学____________,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课本剧表演,她说:“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能只靠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两个描写神话人物或神话故事的四字词语。( )( )
(2)写出两个描写人物心情的四字词语。( )( )
10.我来写名言。
老师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我们要多提问题。
11.弟弟在读书的时候不喜欢问问题,总觉得书中的道理自己都已经明白了。我想用《尚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劝弟弟改掉这个坏毛病。
1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你在做出承诺前一定要想清楚,要做到“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2)每个人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因为“____________,寸有所长”。
(3)一个微小的计算错误将会导致“____________,谬以千里”的结果。
(4)在大庭广众之中,你一定要记住“____________,祸从口出”这句话。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1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1)立了秋,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乱穿衣
(3)夏雨少,____________。 (4)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__。
(5)一场秋雨____________,十场秋雨____________。(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____________。
初春时节,有的人早早地便脱了棉衣、毛衣,穿起了衬衣和裙子,而有的人却还捂得很严实,这真是( )。(填序号)
14.把下面的八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填序号)
(1)机不可失,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3)尺有所短,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谬以千里
(5)病从口人,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比下有余
①这些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有____________。
②填写与下面的成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各有所长:____________时不我待:____________一言九鼎:____________
③选词填空:测绘一定要准确,否则____________。
常言道:“____________。”你说话还是小心点为好。
二、理解运用,选一选。
1.下列谚语不是用来形容“学习做事要打好基础”的一项是( )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万丈高楼,平地起 D.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2.加点的俗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人家讲话的时候,他总是喜欢敲边鼓。
B.碰钉子的事在所难免,我们要迎难而上。
C.每逢学校举办活动,小明总是打头阵。
D.占上风容易着凉,要谨防感冒。
3.下列词语和喻义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打头阵(冲在前面带头干) B.破天荒(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C.敲边鼓(在一旁说闲话) D.挑大梁(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比赛由一号选手打头阵,很快就能占上风。
B.这次真是破天荒,妈妈很快就开绿灯,允许我出去玩。
C.演讲比赛就由你来挑大梁吧,不要担心对手给你敲边鼓。
D.这次考试他裁跟头了,回到家又碰钉子,被爸爸严厉地批评。
三、文言文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信然。
1.把文中划____的部分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 ) (3)唯戒不动 ( )
(2)诸儿竞走取之 ( ) (4)信然 ( )
3.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填空。
1.①自用则小。 ②孰能无惑。 ③尺有所短;差之毫厘。
2.自用则小;博学之 慎思之;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人非生而知之者;
3.二八月,乱穿衣。
4.(1)尺有所短 (2)时不再来 (3)差之毫厘
5.挑大梁 打头阵 占上风 开绿灯 碰钉子 栽跟头 敲边鼓 破天荒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