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1.他在法典的前言中炫耀自己是“强大之君主、巴比伦太阳之光、光芒照耀于苏美尔及阿卡德全境、四方咸服之王”,还将这部法典刻在黑色的石柱上。他是(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查士丁尼 D.穆罕默德
2.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主要移出地 | 主要移入地 | 人口迁移数量 |
1500-1850年 | 欧洲,非洲 | 美洲 |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
A.宗教传播 B.新航路开辟
C.奴隶贸易 D.西进运动
3.“这个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是座一流的大都市,是中世纪穆斯林世界的知识殿堂,它的繁华给《天方夜谭》里的故事提供了灵感。”这个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4.拜占庭帝国对古代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里的“精神营养”主要来源于( )
A.大量希腊、罗马古籍 B.完整的法学体系 C.思想解放运动 D.雅典的民主政治
5.在中世纪的城市中,市民大会等机构逐渐取代了封建政治体系的地位,市民可以参与政治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 )
A.自由自治 B.自给自足 C.等级森严 D.规模扩大
6.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中国自古有句谚语“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经济自给自足 B.都是自由农民
C.都具有司法权 D.实行土地公有
7.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取得了参加议会的权利。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
A.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饮食质量得到保证 D.经济条件得到改善
8.某同学在探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整理出以下表格。据此可知,这三场革命的共同点是( )
革命 | 文献 | 影响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权利法案》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美国独立战争 | 《独立宣言》 | 1787年宪法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法国大革命 |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
A.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范畴 D.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9.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古埃及 古巴比伦 B.古印度、古巴比伦
C.古埃及 古罗马 D.古埃及 古希腊
10.《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它的颁布( )
A.开创了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 B.彰显了罗马共和国阶级平等理念
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11.当西班牙学者维夫斯强调重视感官实践的实用教育,他认为:“学生应不以到商店、工场向人请教为耻。从前,有学问的人不屑于了解这些事情,而了解、记住这些事情又至关重要。”该学者主张( )
A.教育应体现理性主义 B.劳动教育取代古典文化
C.教育应贴近社会实际 D.打破天主教的神学束缚
12.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手工业作坊
13.14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该变化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抵抗君主专制制度 B.助推商品经济发展
C.日益融入市井生活 D.使西欧步入近代社会
14.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对如下图中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A.将世界连为整体 B.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享誉史册的航海
1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两大历史事件具有相同的时代属性。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是“人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的发现”。二者具备“相同的时代属性”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政治状况四分五裂
C.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D.人文环境相对宽松
16.“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一观点指的是美国( )
A.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B.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推翻了英国殖民压迫
17.1777年底前,“大陆军”仅仅从欧洲大陆获得了150万英镑的军火,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军火却占到“大陆军”总装备的90%。而海战后法国的军队也在北美与“大陆军”开始并肩作战。这在重点强调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美国人民的支持 B.《独立宣言》发表
C.国际力量的援助 D.战略战术得当
18.下图为1806年的一幅时事漫画《姜饼大师》,图中拿破仑被描绘为一位烤制姜饼的厨师,正把欧洲各国的君主送进烤炉里,可用于研究拿破仑战争( )
A.得到被征服民众支持 B.开启近代欧洲的历史
C.确立欧洲的优势地位 D.废除各地的封建特权
19.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是指( )
A.人文主义取代神学主义 B.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20.“在四年的时间里,这些州只有一个借助《邦联条例》维持着的非常软弱的中央政府,他们似乎注定要分裂成相对独立的团体。但是考虑到英国的敌意和法国某种程度的侵略,分裂被推退了。一旦分裂,立刻就会出现危险。”为此,美国实行( )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联邦制 D.共和制
21.某班研究性学习展示活动中呈现了下面的材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左上:钟表匠凯伊,1733年发明飞梭
右上:理查德·阿克莱特,1769年发明水力纺纱机(获 得专利权)
下方:珍妮舫纱机,1765年,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 |
①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②生产技术不断革新促进了棉纺织业发展
③以上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④以上发明者都是理论素养深厚的科学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奏响它。与它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普法战争 D.宪章运动
23.“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24.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840年 | 1870年 | 1900年 |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22% | 14.8% | 8.4% |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二、非选择题。
25.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可用“发现”两个字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代表人物 | 主要观点 |
但丁 | “人生来不是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 |
彼特拉克 |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出现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知识和创造力的热情鼓励了科学探地球被证实是圆的,罗盘和航海地图被广泛运用。1492年,哥伦布在信风的帮助下最终在古巴和海地登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这些探险活动打开了欧洲对世界的眼界,带来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扩张,推动欧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
——摘自朱孝远《欧洲文明史五十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有哪些?据材料指出这些探险活动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
26.民主政治是人类重要文明成果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强国之鉴》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材料一中如何评价这一体制?
材料二: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2)材料二中的“革命”具体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美国的民主实践“新”在何处。(答出任意两点)
材料三:法国不同时期的法律
1789年《人权宣言》 | 1791年宪法 | 1804年《拿破仑法典》 |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法律对于所有人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3)依据材料三,指出法国保障民权的方式是什么?这三部法律文献体现了法国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写出两点)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以上材料中的事件对社会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7.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融合的手段”是指哪个事件?“崭新的制度”指什么制度?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2)根据材料二,说明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强大敌人”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独立宣言》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人权宣言》
(3)材料三中两则文献表达的共同内容是什么?
材料四 马克思说:“法国大革命并不只是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并不只是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5)综合以上回答,概括17、18世纪左下世界历史发展的新趋势。
28.纵观世界风云,一场场变革顺应时代的呼唤,构成了一曲曲历史的交响,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型动力机的广泛应用,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向纵深发展。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的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及的“新型动力机”是什么?“历史跨入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
材料二: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上面示意图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他在法典的前言中炫耀自己是‘强大之君主、巴比伦太阳之光、光芒照耀于苏美尔及阿卡德全境、四方咸服之王’,还将这部法典刻在黑色的石柱上”和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他”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他们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使用的是楔形文字。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A项正确;亚历山是大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国王(前336年—前323年6月13日在位),称亚历山大三世,是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与“强大之君主、巴比伦太阳之光、光芒照耀于苏美尔及阿卡德全境、四方咸服之王”信息不符,排除B项;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穆罕默德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与“强大之君主、巴比伦太阳之光、光芒照耀于苏美尔及阿卡德全境、四方咸服之王”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