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5日
资源编号 82594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08-13 八年级下册 0 65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泰...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此内容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文件中(   )

A.《论十大关系》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制作历史知识卡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巩固所学知识。与下图历史知识卡相关的历史事件标志(   )

A.西藏完成三大改造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D.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

3.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下列属于这一时期重要成就的是(   )

A.包头钢铁基地建成

B.青藏铁路的通车

C.大庆油田得到开采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4.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回顾历史,下列属于70年前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成果是(   )

A.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决定了国旗和国歌

C.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5.粮票是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下列粮票发行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6.电视剧《繁花》主要讲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以阿宝为代表的小人物利用时代机遇和个人才华,在充满挑战的社会浪潮中勇敢地迎难而上,逐步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其中“时代机遇”开始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二十大的召开

7.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的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D.企业全面私有化

8.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若我们将滴管中试剂看作市场经济,试管内试剂看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那么将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加入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内,产生的化合反应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哪一次历史变革(   )

A.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其中反映“走出去”的典型事件是(   )

A.兴办经济特区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材料所述的思想理论是(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需要(   )

①走中国道路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实行包产到户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2.近些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一系列工程。这些工程实施的背景是(   )

A.西部大开发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一带一路                                                  D.“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3.1958年,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称之为“Communistpanda”(共产主义熊猫)。1972年以后,美国媒体出现“Pandadiplomacy”(熊猫外交)一词,并多以rare(珍稀)、cuddly(可爱)、goodwill(好运)形容熊猫,称其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这一转变是因为(   )

A.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B.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矛盾消除

14.对中国而言,与日本建交进一步巩固了大国地位,在国际社会上使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广泛共识,有效地遏制了意图分裂台湾的势力;对日本来说,与中国建交为其提供了广阔市场,也为日本提供了正视反省历史、重新选择出发的机会。这说明中日建交(   )

A.有利于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B.使中日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符合中日两国各自的利益                         D.受到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15.2024年“两会”期间,海军政委袁华智透露了中国第四艘航母在建消息,称中国建造航母技术“没有瓶颈”。无独有偶,中国空军副司令员王伟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说,“‘轰20’很快就会官方公开!”“没啥瓶颈,都能解决,我们的科研人员现在非常好,都有这个能力。”据此可以解读出的信息是(   )

A.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国防现代化                  B.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16.近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继续升级。在关于巴以双方立即停火,全面遵守人道主义原则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中国投了赞成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行使这种投票权应追溯到(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建交

17.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之后,月表呈现一个“中”字。@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发了条微博:我看“中”!回望历史,我国对太空的探索开始于(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五号               C.嫦娥四号               D.神舟七号

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给予一位科学家的颁奖词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位获奖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19.2024年伊始,黑龙江哈尔滨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截至元旦假日第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哈尔滨机场共保障航班1413架次,运送旅客20.5万人次,铁路客发量突破140万人次。这反映了(   )

A.航空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              B.交通运输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哈尔滨的运输量居全国首位                      D.2024年元旦出行量是历史最高水平

20.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邓小平的描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B.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

D.1977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恢复高考制度

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14分,第2214分,第2312分,共计40分)

21.印度尼西亚前国会议长马祖基·阿利耶认为,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这对于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三  1955年,正是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以高超的外交智慧,推动会议取得成功,为年轻的新中国打开了外交局面,为促进亚非团结合作竖起了一座丰碑。

——《这就是中国》第204期

材料四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交往新路。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战争的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发扬了怎样的精神品质?举出一例这场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原则”的内容。“这些原则”产生了什么国际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周总理是运用怎样的智慧解决会议难题的。并概括这一智慧起到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国际关系发展开辟了怎样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出我国一直奉行哪一外交政策?

22.土地是分析中国社会变革难以绕开的变量,土地与农民的关系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比重及其土地占有比重的变化情况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起来,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摘编自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三  读下面两幅图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的人口及其所占土地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1954年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除农业外,国家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大事件产生的后果。

(4)材料四反映了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5)综合以上材料,从土地问题的不断探索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3.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大陆方面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许世铨《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三  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发表就职讲话,赤裸裸宣扬“两国论”……在此次讲话中,赖清德通篇以“中国”指代大陆,30多次将台湾以“国家”自居,公开宣扬“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以及“中华民国台湾的未来,由两千三百万人民共同决定”。

——摘编自季烨《赖清德当局谋“独”挑衅必受严惩》(新华网2024年5月27日)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民族问题复杂的表现。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材料二中的“理论”是什么?“理论”的提出者是谁?请写出“理论”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3)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材料三中赖清德的主张违背了什么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海峡两岸曾经达成了共识,后被称为?根据材料,指出阻碍中国统一的因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当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分析可知该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C项正确;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十大关系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总结我国的经验,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A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排除B项;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排除D项。故选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259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