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考点梳理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资源编号 81551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考点梳理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07-29 九年级上册 0 5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梳理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考点梳理卷)

考点01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T1-9  限时:15分钟)

考点02  文艺复兴运动(T10-17  限时:20分钟)

考点03  探寻新航路(T18-25  限时:20分钟)

考点04  早期殖民掠夺(T126-33  限时:20分钟)

考点一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图示中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A.西欧庄园               B.教师行会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2.亚当密斯在《国富论》中写到:在一个落后的社会中由一个人从事工作,在一个先进的社会中一般将由几个人来从事。他所说的工作场所分别是(   )

A.手工作坊和现代工厂                                B.手工工场和现代工厂

C.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                                D.公共工厂和机器大工厂

3.14世纪中,欧洲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采用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是(    )

A.西欧庄园               B.租地农场               C.手工工场               D.种植园

4.14世纪以后欧洲社会进入转型期,许多农民就在农闲时去做工,成为商人所办的分散手工工场的工人。他们领取工资,实际上与商人建立雇佣关系。这反映了(   )

A.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市民阶层逐渐衰落

C.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中世纪晚期,欧洲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其具体表现在(   )

①领主可以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

②租地农场成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④雇主与工人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改错题:

在近代早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庄园主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庄园。(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14世纪,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欧洲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3世纪以来,由于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封建化。( )

8.简答题: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1)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以什么为纽带的?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有哪些权利义务关系?

(2)西欧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9.综合题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1)材料一为一个典型的西欧庄园图示,说出庄园的耕地、特点及其维护公共秩序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回答出西欧农业经济领域出现哪种新生产经营方式,并分析“农场主”与“农业工人”的关系。

(3)分析材料二中新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与材料一中庄园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二   文艺复兴运动

10.一位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人物时说:“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位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这里的“他”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米开朗琪罗            D.达·芬奇

11.14世纪时,意大利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该变化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推翻天主教会信仰                                   B.日益融入市井生活

C.助推商品经济产生                                    D.抵抗君主专制制度

12.“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肯定现实,肯定人生,认为人应该积极地奋斗,而不应该消极遁世。”这种观点最早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新航路开辟时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国际工人运动兴起时期

13.它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它”指的是(   )

A.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

14.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14世纪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促成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人文主义流行        D.法国大革命

15.科技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古罗马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

改正:                             

(2)查理·马特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改正:                             

(3)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世纪晚期,源赖朝设幕府于镰仓,日本从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答题:说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什么?

17.综合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蒙娜丽莎》(如图)

材料二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崇备至,认为蒙娜丽莎很美,微笑很神秘;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表情古板。你怎么看这幅画?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看,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3)材料三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4)连线。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但丁                     《神曲》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考点三   探寻新航路

18.杭杭同学梳理了“探寻新航路”的知识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9.当中国有了玉米(原产地美洲),北美有了小麦(原产地西亚),意大利有了番茄(原产地南美洲)……人们的饮食习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改变。下列历史人物与上述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迪亚士                  B.华盛顿                  C.哥伦布                   D.拿破仑

20.在整个14至15世纪,航海家只想实现一件事——他们想找到一条舒服、安全之路,到日本去,到中国去,那里生长香料、拥有宝石、黄金……材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助推欧洲殖民掠夺                  B.探险行动获得了物质财富

C.经济利益是航海探险的内驱力                  D.地理大发现推动经济交流

2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该材料主要说明了地理大发现(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逐渐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C.欧洲人开始早期的殖民扩张                      D.促进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22.1522年,在结束航行后,船员们受到西班牙国王的接见,并且每人得到一件礼物——银铸的地球仪,地球仪上镌刻着这样的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该船队是(    )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3,改错题:

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对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地中海地区的葡萄牙,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莎士比亚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可·波罗描绘了东方国家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5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简答题:

在探索新航路的过程中,谁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指出推动探索新航路的技术条件。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2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为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这次运动”指的是什么?此次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2)材料二图示涉及的是哪一事件?图示中A、B代表的人物分别是谁?

(3)以上材料中的事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共同作用?

考点四   早期殖民掠夺

26.进入近代以来,西欧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海洋。17世纪英国政治家雷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就控制了全世界。”18世纪谁成为胜利者控制海洋(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27.“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材料揭示了(    )

A.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局限                            B.复兴古典文化的意义

C.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                                D.地理大发现的艰辛

28.由于甘蔗种植获利丰厚,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大肆兴建甘蔗种植园。相比烟草而言,甘蔗的栽培费时且费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欧洲人(    )

A.开辟新的航线        B.进行黑奴贸易        C.挑起殖民战争        D.进行产业革新

29.16世纪至19世纪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者对美洲人的残酷杀戮                     B.传染病在美洲的广泛传播

C.欧洲人在美洲大陆分布广泛                      D.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30.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

B.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C.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种族灭绝政策

31.改错题:

32.简答题:写出“三角贸易”的主要航线、特性及对非洲的影响。

33.综合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断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

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殖民地为迅速生产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的积累。在欧洲意外直接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材料三   “三角贸易”示意图。

16—19世纪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美洲大陆是哪位航海家发现的?从非洲至美洲航线,贩运的“黑色货物”是什么?

(4)上述材料体现的殖民方式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出现提供了什么条件?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之间有何联系?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4世纪中叶以后,富裕的农民也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可知,题干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富裕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的情况,促进了租地农场的出现,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租地农场出现,未体现西欧庄园,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租地农场出现,未涉及教师行会,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租地农场出现,未阐述手工工场,排除D项。故选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考点梳理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155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