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化学竞赛《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精编(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63403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精编(含答案解析)

2023-11-28 九年级上册 0 1,35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编

《物质构成的奥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下列有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2.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

C.“氮5”是一种化合物                  

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

3.若用“☐”“△”“○”表示构成不同物质的原子,它们相互组合形成下列四种物质,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4.“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B.H2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

D.月壤中的3He与地球上的3H质子数相同

5.定义:分子或原子团的原子总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总数也相同,这样的微粒互称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如N2和CO是等电子体,如下表所示:

下列哪组物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相差甚远”(  )

A.O3和SO2                    B.CO2和N2O                  C.NH3和BF3                  D.和

6.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带回的月球土壤中含有一种重要的元素氦—3。当两个氦—3 原子相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核聚变,生成一个氦—4 和两个氢,同时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氦—3 原子和氦—4 原子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不是清洁能源

C.氦—3 原子和氦—4 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D.氦—3 原子发生聚变是化学变化

7.2019 年 4 月,《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HeH+)。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则 1 个 HeH+(  )  

A.共有 3 个质子                                                    

B.只有 1 个原子核

C.共有 4 个电子                                                     

D.相对质量为 3

8.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根据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可证明氨分子能使酚酞变红

B.乙实验可证明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C.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9.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0.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都比原子大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是可分的

D.原子团和原子一样,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则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2.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干冰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铁                                  B.硫酸铜                       C.液氧                          D.金刚石

13.(2022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CESL)决赛)等电子体因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而具有某些共性。下列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CO2和N2O                  B.CO和N2                      C.NO2和CO2                  D.SO2和C1O2

14.化学上可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M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15.晶体有规则几何外形,但有些晶体存在“缺陷”,从而引起含有的离子数量比发生变化,但整体仍呈电中性。如某种氧化镍(NiO)晶体中存在:1个Ni2+空缺,另有2个Ni2+被Ni3+取代,其组成可表示为Ni0.97O,则其中Ni3+和Ni2+的离子数比为(  )

A.3:2                            B.2:3                            C.6:91                          D.91:6

16.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已知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铁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原子的质量是55.85g

B.铁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C.铁离子的核外有24个电子

D.x=2

17.在化学上常用表示原子,其中X表示元素符号,A表示相对原子质量,Z表示质子数。“玉兔”号月球车用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属于同种元素        B.与中子数相同        C.与化学性质相同        D.与电子数相同

18.某化合物MX6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式(如图所示)。由于六个 X 原子与 M 的连接完全对称,因此将任意一个 X 用 Y 原子替换,均只能得到一种结构的MX5Y分子,按此思路, 若将其中任意两个 X 原子用 Y 原子替换,则得到的化学式为MX4Y2的分子(  )

A.只有 1 种结构                      

B.存在 2 种不同结构

C.存在 3 种不同结构                  

D.存在 4 种不同结构

19.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水,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①→②的过程中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

20.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B.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x =8时,图4表示稀有气体原子                          

D.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21.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个电子结构的是(  )

A.HBr                             B.NH3                             C.SiC                              D.PCl5

22.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23.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2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某种微粒,该微粒(  )

A.一定是原子或分子       B.一定是阳离子              C.一定是阴离子              D.无法确定

25.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无法确定          D.一定是混合物

26.常温常压下,10 mL某气态物质含有1.68×1020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5.04×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  )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以上都有可能

27.“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由C2H4(乙烯)合成C4H8O2(乙酸乙酯)的过程中,为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加入的物质是(  )

A.HCOOH                      B.H2O和CO2                  C.O2和H2O                    D.O2

28.电子总数相等的粒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CH4和NH3                  B.Ca2+与Cl                    C.CO2与HCl                  D.OH与NH2

29.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   表示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  和  (  )

A.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B.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30.植被丰富的公园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2-)。下列关于O22-与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O22-与O2的质子数不同

B.O22-与O2的电子总数不同

C.O22-与O2的化学性质不同

D.O22-与O2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相同

31.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内质子数是(       )  

A.a+m+n                           B.a-m+n                        C.a-m-n                         D.a+m-n

32.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⑤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

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33.反电子、反质子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电性相反。反氢原子是由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1997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洲的研究机构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请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34.X、Y、Z、W四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与Z属于同一周期                                            

B.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Y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D.W的两种常见单质着火点相同

35.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了氢气,已知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比如氢的同位素为氘和氚,则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  )  

A.红磷和白磷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碳12和碳13                                                        

D.钠原子和钠离子

36.2021年7月12日上午,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月壤)发放仪式。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e-3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He-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He-3和He-4是同位素原子                                   

D.He-3和He-4的原子质量相同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水变为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C.保持铜和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原子。

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38.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39.卢瑟福用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如图线条中,α粒子的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

A.a.b.c.d                         B.b.c.d                            C.a.c.d                            D.a.b.d

二、非选择题

40.同一种原子可以用符号表示,其中X表示元素符号,A表示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Z表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离子符号为_______。

4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写出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并标出元素化合价________。

(2)从①N ②K   ③  ④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一种复合肥________;④形成的阴离子________。

4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氧化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此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中个数比Ni∶O=97∶100,

 

(1)写出该氧化镍样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试计算晶体中Ni2+与Ni3+的离子个数之比________。

43. 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  、  、  制造燃料电池常用  ,制造氢弹常用  、  ,请根据图回答 

(1) 、  、  三种原子中,________(填“质子”“中子”或“电子”)数目不等。  

(2) 和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  ,写出在  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在图乙的小方框中,把  和O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________。  

44.已知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H-1.H-2.H-3;硫元素有四种元素:S-32.S-33.S-34.S-36,(元素后面的数字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硫和氢化合为硫化氢(H2S)分子的种类有________种

45.有A、B、C、D、E五种元素,E的第二层为最外层,该层有6个电子时为中性微粒;A与E形成化合物AE2,在AE2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B原子核内质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数多6个;C2-离子与氩原子结构相同,D3+与Na+电子数相同。请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________;E________。

(2)C2-结构示意图分别是:_______;D3+微粒的符号_______。

4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________,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画出原子序数为20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3)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氧元素可以和氟元素组成一种分子结构与水分子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7.2021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

(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①氘和氚属于       (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________。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示意图“”表示质子、“”表示中子、“”表示电子,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____。(填序号)

48.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该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没有改变原来运动方向,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在图中所示的线条中,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________。

(2)正电子、负质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与普通的电子、质子的质量与电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

①反氢原子中含有一个带________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________电荷的电子;

②反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__。

49.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微粒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_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拆除装置前,向装置内注入HCl或H2SO4防止氨气逸散。

50.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①白磷的燃烧最低温度为40℃;②带刻度玻璃管读数从上往下增大。

(1)I.实验步骤

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往管B中加适量水,塞紧管A上端的橡胶塞,调整管B的高度,使管B内液面高于另一侧液面,过一段时间,当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如图2所示,将稍过量的白磷放入燃烧匙,塞紧橡胶塞,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V0

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观察到管A内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白磷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则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待冷却至室温,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V1(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打开管A上端橡胶塞,将管A位置下移,管B上移,至管A中充满水,立即再塞紧上端橡胶塞,调整管A与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V2

(3)Ⅱ.实验评价

与教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比较,本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若测定氧气的含量小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Ⅲ.数据记录与处理

某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请根据数据计算并填写表中空格。

重复3次实验,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

51.(1)(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微粒的性质进行了甲乙丙三个实验:

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甲无明显现象,实验乙溶液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___。实验丙中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同学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于是大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与改进前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改进后的实验中,滴入少量浓氨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_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4)(二)另一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产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________,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推断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的运动速度越________。

(5)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6)请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7)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

52.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清洁的能源;B单质的体积在空气中占21%;C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2倍;D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其组成的单质可以被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利用。

(1)写出B、D元素的名称: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可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活泼性强的金属氢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Hn,它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A的单质请写出C的氢化物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3.(6分)如图形象地展现了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

(1)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的(填微粒种类)。

(2)氯原子和氯离子结构的异同点: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

5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 m=14,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若 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氟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 m=________。  

55.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以下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探究。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属箔实验。结果发现: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森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极少数的阿尔法粒子偏转角大于 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 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无法用汤姆森模型说明。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又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正电荷联系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原子核,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由此导出a 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 a 粒子的大角散射。卢瑟福的散射公式后来被盖革和马斯登改进了的实验系统地验证。根据大角散射的数据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径上限为 10-14米,此实验开创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先河。这个实验推翻了 J.汤姆森在 1903 年提出的原子的葡萄干圆面包模型(也称枣糕模型) ,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均匀连续分布于原子范围,电子镶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做微小运动,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基础。

(1)通过上述实验,可推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当 a 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

56.碧水蓝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环境,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和空气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性;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组成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标号);

(3)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

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4)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

57.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O2-、F、______、Na+、Mg2+

(2)根据氯酸钾的化学式是KClO3,推测出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自来水厂用一种新型的消毒试剂高铁酸钠(Na2FeO4)进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河中取来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取适量水样,加入______,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该过滤操作比预期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分析或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A.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B.“釜底抽薪”: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C.电器起火:用水浇灭     D.煽风点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没有人为外力作用,分子也在不断地运动,选项错误;

B、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则“纳米车”分子也是由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分子很小,“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必须借助某些仪器才能观察到,选项错误;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选项正确,故选D。

2.B

【解析】

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精编(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340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