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58586

徐州市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3-09-22 八年级上册 0 3,51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022年6月5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空间站进行为期6个月的驻留任务,将于12月返回东风着(     )陆场。2022年9月,航天员探索了浩hàn(     )的太空,两次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这些伟大的航天事件也将juān(     )刻在共和国历史上。

二、选择题

2.下列文学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小语在报刊上发表了一首七言律诗,按照一个字0.5元的标准,小语应该能得到稿费14元。

C.列夫·托尔斯秦,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嫁》《复活》等。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D.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三苏”是苏淘、苏轼、苏辙;“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吴均三书”是《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

三、情景默写

3.古诗文默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白居易来到钱塘湖,眼前是“①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丽春景;王维来到塞外,欣常“大漠孤烟直,②_______”的绮丽风光。“树树皆秋色,③_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④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苏轼点染出的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⑤_______,望峰息心;⑥_______。⑦_______。”;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⑧_______?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烟波清冷的长江水,崔颢抒发的是“⑨_______,⑩_______”的思乡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

4.根据语境作答

羊城晚报讯9月30日,问天实验舱完成转位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轮“L”字构型。中国空间站以全新的构型迎来新中国73周年华诞,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送出了祝福,这也是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为新中国庆生。

航天员刘洋从中国空间站(A)了国庆节第一缕阳光。她说:“看,太阳出来了,我们的地球家园马上就从阴影区转到了阳照区,会越来越明亮。”

据悉,9月30日12时4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地面天地(B),完成了问天实验舱转位。

当天16时许,航天员陈冬、蔡旭哲打开已完成转位的问天实验舱舱门,中国空间站以全新的构型迎来新中国的生日。

国庆假期第一天,航天员的主要工作是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的日常照料与维护。未来,他们将配合地面团队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的调整姿态和状态设置,等待后续梦天实验舱的来访。

(1)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共享  分享   协同   协作

(2)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3)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五、诗歌鉴赏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别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字炼得好,请赏析。

6.对干本诗,请人沈德潜曾评价道,“诗由于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六、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乙)

①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战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②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选自苏轼《放鹤亭》,有删减)

【注】①傃(sù)朝、向。

7.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②自非亭午夜分

B.①沿溯阻绝                ②哀转久绝

C.①故渔者歌曰                ②迁于故居之东

D.①甚驯而善飞                ②陈康肃公善射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或立于陵田,或用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语言风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B.【甲】文按水势涨落的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

C.【乙】文中彭城山的特点是山势连绵、山岗从四面合拢,放鹤亭就建在该山的山顶上。

D.联系作者,通过揣摩,我们可知【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②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③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乙】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才坐了一会儿,又被母亲赶上床去睡觉,她说小孩子不好好的睡,起来干什么!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节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11.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分析,两位母亲有何共同特点。

12.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1)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朗读这句话中加点部分,语速宜快,还是宜慢?请说明理由)

(2)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3.两则选文都是以回忆自己母亲为主要内容,为何在记叙“我”母亲过程中还加入了对“我”的记叙和描写?

14.小轩读完甲选文后心有所动,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请你仿照小轩的感悟来写出你阅读乙选文的感悟。

母亲:你终日忙碌的身影是我人生路上的坐标,指引着我成长的方向。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聂海胜——失志报国、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

①(人民日报北京7月31日电)1996年,聂海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1998年光荣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A)24年来,他始终牢记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听从召唤任挑选的军人本色,坚持刻苦训练、时刻准备,先后3次受命备份、3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②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却与飞天梦擦肩而过,面对提上日程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他暗下决心:继续努力,绝不放弃!随后争分夺秒全身心地投入选拔训练,他几乎没有踏出过北京航天城,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舱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放过;历经无数次训练,对成千上万个数据了如指掌,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备战任务的关键阶段,聂海胜母亲突发脑溢血昏迷,组织特批他回家探望,他仅去了3天就返回投入训练,用行动诠释了“宁可愧对家庭绝不愧对祖国”的大爱情怀。在不久后的单项考核中,聂海胜考出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乘组。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同乘组航天员踏雪出征,首战太空,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③2011年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此时的他早已获得众多殊荣,但他一次次将成绩清零、荣誉深藏,参加乘组选拔。他常说:“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2013年6月,聂海胜凭借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光荣入选神舟十号乘组、担任指令长,带领两名新战友再次出征太空,手动控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同乘组航天员开展太空授课,用航天人特有的方式让全国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④两度飞天归来,初心始终如一。作为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正常情况下人的生理功能都在衰退他却用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训练对抗着“自然规律”,和其他年轻航天员一样参与着共同的训结科目、挑战着相同的训练难度,(B)身穿160公斤左右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练就是6个多小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承受8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基础理论、出舱操作、故障处置为重点的8大类100余项训练,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⑤2021年6月,57岁的聂海胜三入太空,面时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更长、操控难度更大、挑战考验更多的情况,他和乘组其他同志密切配合、精细操作,顺利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轮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严密组织2次累计13小时空间出舱活动,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空间站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夺取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重大胜利。

⑥聂海胜用二十四载造就了三度飞天的壮举,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他“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庄严承诺!面对艰巨繁重的空间站运营阶段各项任务,他坚定表示“我的初心是出征太空,我的使命是圆满完成任务,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

(《人民日报》2022年8月1日第5版)

15.请你概括聂海胜“3次领命出征”的经历,要有具体时间。

16.品析文中A、B两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7.简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18.2022年7月27日,聂海胜荣获“八一勋章”,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八、名著阅读

班级举行《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下列活动任务需要完成。

19.任务一:请你帮助完成表格的内容。

【辨人物】“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指的是(1)_______(填人名)。
【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2)_______。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看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3)_______。

20.任务二:请结合阅读,为小语解释右图《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含义。告诉小语吹奏前进号角的人是谁,斯诺为什么选中他来写,这个封面有什么象征意义。

 

21.任务三:网友们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有如下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加以阐述(至少举一例)豆瓣网友小Q: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都“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

微博网友星星之火:我认为此书是一部优秀的“纪实文学”,真实地还原了历史。

九、作文

22.请你联系生活,以“追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

参考答案

1. zhuó     瀚     镌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和注音。

着陆:zhuó lù,飞机等降落到地面上。

浩瀚:hào hàn,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

镌刻:juān kè,雕刻。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徐州市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8586.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