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散文诗二首-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0日
资源编号 54269

第7课 散文诗二首-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2023-07-19 七年级上册 0 2,69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7   散文诗二首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花瓣(bàn)          匿笑(nì)       攲斜(qī)      徘徊(pái huí)

B.祷告(dǎo)        膝盖(qī)             并蒂(dì)             慈怜(cí)

C.荫蔽(yìn)           遮拦(zhē)           姊妹(zǐ)           花梗(gěng)

D.覆盖(fù)            莲蓬(peng)         沐浴(mù)          菡萏(hàn dàn)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 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嬉嬉地在风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B.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C.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D.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____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____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走进灿烂的文学名著,    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____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A.徘徊 纷繁 陶醉    滋养             B. 徘徊    杂芜    沉溺    滋养

C.徜徉 杂芜 沉溺    滋润             D. 徜徉    纷繁    陶醉    滋润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B.①⑦②⑤④③⑥

C.③①⑦⑤④②⑥                           D.③①⑦④⑤⑥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B.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D.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

6.下列句子不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D.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7.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文体常识填空。

(1)《金色花》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印度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荷叶•母亲》的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等。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             和散文          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能力培优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金色花

泰戈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呀,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③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④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⑤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⑥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⑦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9.为什么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10.“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

11.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12.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明理由。

13.从全文来看,总结诗的主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別的晩,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________

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慰安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黃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黃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黃云,跟着干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看过尽_______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________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________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的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______

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大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到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选自《经典散文读本》)

14.文章围绕“春天”叙事、写景、抒情。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九十天的等候中,作者详细写了哪几件事?景物描写中体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那“一日的春光”中,景物有怎样的特点?“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5.文章中,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等手法运用自如,试择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16.找出文中一处关键语句,谈谈你从中体会到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17.与课文《荷叶·母亲》一样,这篇文章的语言也体现了清新、细腻的特点,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三)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 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得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

[注]①女红(gō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

18.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第②~⑦段的内容概括。

人生阶段 主要事件
①_____ “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稍微大一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了婚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去谋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按照要求,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赏析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20.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

21.恰当的文字表述与适宜的朗读技巧相结合会使文章的情思表达得更清楚。小渝同学对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设计了四条朗读建议,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②母亲说,你不懂。③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④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A.第①处,语调应该在两个问句处上扬,从而流露出“我”不理解母亲为何成天做针线活儿。

B.第②处,语气应该在“你不懂”处加重,从而表达母亲的生气和对“我”的反驳。

C.第③处,语调应该在两个问号处上扬,且语速要加快,以表达“我”对母亲做针线活儿的不屑和气愤。

D.第④处,朗读时语调要放缓,语气要减弱,以便更好地表达出母亲在当时的无奈。

22.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

★素养拓展

23.班级看展了主题为“金色年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补出下面童谣中空缺的内容。

灿烂的童年,躲藏在你的梦中。

假如童年是一只鸟儿,它愿意飞翔在湛蓝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童年是一枚贝壳,它愿意散落在嬉闹的海滩

假如童年是一株小树,它愿意生长在茂密的森林

灿烂的童年,它印刻在你的记忆中

(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你根据画面拟一个标题。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4.片段练笔

《荷叶·母亲》一文,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以荷叶喻母亲,描写了风雨中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表现力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请你也用这一手法写一片段。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A项徘徊(pái huí)——徘徊(pái huái);B项膝盖(qī)—— 膝盖(xī);C项荫蔽(yìn)——荫蔽(yīn )。故选D。

2. A

【解答】A项,“笑嬉嬉”应写作“笑嘻嘻”。故选A。

3.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散文诗二首-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https://www.0516ds.com/5426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