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给划线字注音。
瞻仰( ) 矗立( ) 重幔( ) 髻子( )
挑衅( ) 旌旗( ) 天堑( ) 锄头( )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àn)_______基 执(xiān)_______铲土 (liú)_______金
(wǔ)_______殿 (yú)_______越 上(sù)_______
梭(biāo)_______ (chān)_______扶
二、选择题
4.根据表达需要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
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惊叹不已。
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的。
C.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句子默写
5.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列语句。
(小题1)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
(小题2)我________过广场,__________着橘黄色花岗石道,徐徐__________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_________纪念碑。
(小题3)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画面上,青年男女农民_________着铁铲,________着土制地雷;白发的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_________战斗。
四、语言表达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及整个词语的含义。
6.永垂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丰功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瞻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1.这段文字先台阶,后__________;先__________,后中间;先题字,后__________。按__________顺序说明,条理清晰。
12.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
1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闪闪发光”四字有何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文字中“三十年以来”是指从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
16.“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亲自”“亲笔”能删去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三段碑文分开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人民英雄”是指( )
A.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人民英雄。
B.鸦片战争以来的人民英雄。
C.五四运动以来的人民英雄。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人民英雄。
阅读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②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__________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③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④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19.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
A.表明思念敬爱 B.体现纪念尊敬
C.表现想念敬慕 D.表示怀念敬仰
20.(小题2)这段文字的层次划分应为__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小题3)这段文字的结构顺序是__________。
2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
23.下列①②③④为象征事物,ABCD为具有的象征意义,请用直线将相关的连起来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破解埃及金字塔之谜
被全世界炒得沸沸扬扬的埃及胡夫金字塔考古探秘活动终于在9月17日尘埃落定。
9月17日北京时间9时37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伊·哈瓦斯博士亲手撬开了“监工中的监工”马赛·瑞特的石棺上盖,一副完整的男性遗骨面朝东方侧躺在石棺中,虽然从未被掘过,但是却没有我们期待中的木乃伊。据哈瓦斯博士介绍,乌赛·瑞特墓的发现纯属偶然,一位女游客在骑马时马腿掉进了一个洞中,这个4500年前的墓穴才重见天日。根据墓室中象形文字的记载,墓主人是负责工人城市后勤保障的行政长官,地位相当于市长,埃及文物专家将会用X光。DNA等方法分析乌赛·瑞特的死亡原因。对于石棺中没有木乃伊,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颜海英解释说,吉萨高原地区湿度相当大,况且石棺如果进水后根本没法渗出去,这两个条件都不利于木乃伊保存,也许当初可能制作了木乃伊,但4000多年的时间足以让他腐烂掉。
顺利开启石棺后,哈瓦斯博士匆匆赶回胡夫金字塔内,去见证“金字塔漫游者”穿过石门的一瞬间,9时57分,机器人发出的灯光照亮了四千多年前的黑暗,石门背后竟然是另一道封闭的石门!面对第二道石门,哈瓦斯博士非常兴奋,他相信这道石门后肯定有一些有待探索的东西存在。
第二道石门后面是一间密室还是另一通道,抑或还是一道石门?这次尚未揭开谜底的探索活动使金字塔内隐藏的秘密更加扑朔迷离,不可预知的悬念反而激发了人们对金字塔的更大热情。此次金字塔的现场考古,对全面破译金字塔之谜有很大意义。
24.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题目可知胡夫金字塔之谜经过此次考古已彻底破解。
B.专家们从多方面分析论证,得出监工石棺中的木乃伊已被盗走的结论。
C.胡夫金字塔石门后面还是一道石门。
D.这次现场考古活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有些出乎专家学者们的意料,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25.(小题2)由文章可知,保存石棺中的木乃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北京时间”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考古学家在清理三峡文物时,意外发现了一具距今约2000年左右的女性遗骨,为了弄清其死去的原因,将会采用哪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发挥想像,揣测一下胡夫金字塔第二道石门后面存在哪些东西,试列举一种,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依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29.这段文字为了介绍纪念碑的结构,先_________后碑身;先四周,后_________;先题字,后_________。按_________顺序说明,条理清晰。
30.碑的主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___次,其作用是_________。
31.“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亲自”“亲笔”不能删去,其理由是_________。
32.碑文中标出的三个年代,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次是:
①
②
③三段碑文分开写的作用是
3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
举例:
(1)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2)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起义的情景。(3)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4)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画面上,青年男女农民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发的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投入消灭敌人的战斗。
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10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34.第一自然段描绘了__________幅浮雕,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5.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自然段的第(1)句侧重_________,第(2)句侧重_________,第(3)句侧_________,第(4)句侧重于_________。
36.第一自然段破折号的作用_________ “八一南昌起义”上的引号表示 _________
37.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短语为两幅浮雕命名_________、_________。
38.碑身正面的三块浮雕在雕刻时是按_________顺序安排的,作者在介绍时先介绍中间,然后介绍两边两块,这采用了_________顺序。
…………
参考答案
一、zhān chù màn jì xìn jīng qiàn chú
【解析】
试题分析:做题时注意形似字,更不能望形生音,字读半旁音。“瞻”不能误读成“澹”;“矗”不能误读成“直”;“髻”不能误读成“吉”;“衅”不能误读成“半”;“堑”不能误读成“斩”;“锄”不能误读成“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书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这要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因为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