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53713

连云港市海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7-13 七年级下册 0 1,31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常州市溧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淮安市涟...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1.“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这一办法是指采用(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右图工具的好处是(   )

A.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B.排水泄洪

C.省时省力,利于耕作                                            D.便于开沟

3.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是(   )

A.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B.鉴真东渡日本

C.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文成公主入藏

4.五代十国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

A.社会开放与繁荣                                                   B.国家基本统一

C.政权更迭与分立                                                   D.中外交流频繁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6.柏杨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的主要依据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统一全国                     D.收复台湾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我”(   )

A.大战金军                     B.收复台湾                     C.抗击倭患                     D.加强塞防

8.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为字印……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拓印刻石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双色套印法

9.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农民起义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0.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民间谚语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清朝

A.铁犁和牛耕的出现                                               B.文化艺术的繁荣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的发展变化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12.诗史互证。下面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   )

A.先南后北统一                                                      B.由繁荣转衰落

C.由开明到专制                                                      D.经济重心南移

13.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反映宋代“现代化”水平的是(   )

A.交子                            B.岁币                            C.互市                            D.瓦子

14.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政权与民族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女真族  ③金——党项族  ④元——蒙古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与《伤寒杂病论》同属于一个领域的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17.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三题共3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摘自李白《望庐山瀑布》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摘自杜甫《垂老别》

(1)据材料一,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上的不同特色。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材料二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写一份关于材料二中图一人物的简介。要求包括人物的生活年代、贡献、代表作品或作品特点。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方面解读该材料中图二作品。

材料三  作品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以及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恋爱故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代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巨著。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写出材料三中“作品”名称及其揭示的时代特征。概括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清朝前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编自基辛格《论中国》

(1)据材料一,说明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交往越来越发达的表现。据此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并据此概括这一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及其对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中国从唐朝至清朝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编制

材料二

A 西夏货币               B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C 新疆伊犁将军府

D 达赖金印              E 《步辇图》                             F 契丹文字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填写材料一中①②处的空缺内容。

(2)材料二图片中哪些体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交融?哪些印证了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写出字母即可)

(3)仿照以下示例,写出图片E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B所示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既能反映秦朝的政治建制状况,也能反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1.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隋朝,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它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D项正确;禅让制是 原始社会末期最高首领传承制度, 世袭制以血缘为标准, 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是唐朝发明的筒车,筒车日夜不停车水浇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其好处是节省人力,利于灌溉,A项正确;筒车是为了灌溉而不是泄洪,排除B项;曲辕犁省时省力,利于耕作,排除C项;筒车是灌溉工具,不能开沟,排除D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连云港市海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371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