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溧阳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1.5分,共21分)
1.印证了毛泽东在1950年说过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宜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黄继光 D.雷锋
2.下表是1953——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投资分配情况。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工业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经济建设探索中前进
3.新中国建立初期,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该言论相关的史事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4.对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改造 D.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5.百位卓越共产党人肖像艺术展于2021年7月1日在荥阳举行。展中肖像有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等时代楷模,钱学森、邓稼先等科技巨擘。上述人物肖像入选展览是因为他们( )
A.坚定信念潜心科研 B.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C.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D.勇于改革不断创新
6.下表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这反映了( )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D.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
7.下表为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强烈的思念故乡的情感
C.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松动
8.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中英之间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
C.“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影响
9.2023年4月13日至15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了盛大泼水节系列庆祝活动,西双版纳全州放假5天,而泼水节也是展现了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基本的政治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航向。”周恩来能改变会议的航向,主要是因为他( )
A.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提出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
11.1984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
A.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了多极化
B.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实施
D.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
12.2019年10月1日,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在北京举行,展现了我国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我国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新格局有( )
①成立火箭军 ②军委管总 ④军种主建 ③战区主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受到启发,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一过程给我们的启发是( )
A.以《肘后备急方》为中医专业的唯一教材
B.古代中医药学对今天的医学发展有重要作用
C.个人的努力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D.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发展的中心和希望
14.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B.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D.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共29分,第15题9分、第16题12分、第17题8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示意图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擎 (bò) 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确立了民族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集结号,下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动员令,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强起来”的战略思考——关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思考》
(1)材料一可以印证我国哪一重大决策的巨大作用?并说明与之相关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奋斗目标二”的具体内容。综合以上史料研读,你能得出怎样的史论?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
(1)请根据表格,把①和②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有人认为“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必将敌对”,也有人认为“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友好合作”。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8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他还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1995年,我国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九五”科技攻关,获得2万多项成果,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取得巨大飞跃的原因。
(3)通过以上总结,关于科技与国家发展,你能得到一条什么启示?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1.5分,共21分)
1.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到1953年,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这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宜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在这次战争中,以黄继光为代表的烈士为国捐躯,C项正确;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牺牲,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雷锋在为人民服务中殉职,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B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工业比重占58.2%、运输邮电占19.2%,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项正确;1953到1956年的三大改造主要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这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经济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与材料反映的“一五计划”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