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53204

扬州市江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6-30 七年级下册 0 1,74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常州市溧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淮安市涟...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2500年来,京杭大运河生动记录了国脉的时代赓续,传承着民族的璀璨文明。它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隋文帝组织开凿                                                  B.以江都为中心

C.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D.连接了长江和珠江等五大水系

2.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今年广受好评的“盛唐密盒”节目(如图),让唐朝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出现在游客面前,幽默的问答互动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两位名臣生活在(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B.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D.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

4.史学家冯其庸在读《大唐西域记》时有感而发,写下来“万死艰难逾大漠,热风吹送一僧归”诗句。他赞扬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5.“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巾起义

6.有学者曾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他评价的是(   )

A.汉高祖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7.“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这一“政治设计”是(   )

A.分封诸侯                     B.设置刺史                     C.重文轻武                     D.文字狱

8.熙宁五年,王安石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上述材料反映的变法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

9.《天龙八部》是已故武侠小说宗师金庸的经典作品。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乔峰(丐帮帮主,后为辽国南院大王)、段誉(大理世子)及虚竹和尚(后被选为西夏附马)合力上演了一部武侠大戏,凸显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主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金庸创作该小说依托的历史背景是(   )

A.汉与匈奴的和战                                                    B.魏蜀吴的鼎立

C.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D.南宋与金的对峙

10.2023年春节,电影《满江红》票房42亿,锁定春节档冠军之位,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庙成为网红打卡地。岳飞,我们永远怀念!这是因为他(   )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11.《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出现新灌溉工具——筒车                                 B.兴起著名的瓷都一一景德镇

C.出现最早的商帮——晋商、徽商                     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会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13.“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   )

A.张骞                            B.卫温                            C.戚继光                        D.郑成功

14.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元朝时很重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体履行这一职责的是(   )

A.丞相                            B.尚书省                         C.锦衣卫                        D.御史台

16.如图是宋杂剧《眼药酸》的表演场景。在宋代,杂剧以及其他演艺活动在城市里大为盛行,供其集中表演的固定场所是(   ) 

A.瓦子                            B.驿站                            C.榷场                            D.草市

17.“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8.历史课上,老师黑板写下“玉米、甘薯、花生”等关键词,由此判断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9.历史地图是浓缩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生动、更简化的反映。如下图反映的史实(   )

A.促进了唐代中外交流                                             B.世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

C.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D.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20.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十七世纪的艺百科全书”中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伤寒杂病论》

21.历史离我们很近,我们可以从文物和遗存中感受到历史演进的脉搏。下列文物和遗存反映的主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2.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3.“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古代读书人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但在清朝时期,更多的读书人却噤若寒蝉,远离现实政治,埋头于故纸堆中。这一变化是因为清政府(   )

A.大兴文字狱                                                           B.设立厂卫制度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4.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之作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5.“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副传统戏台上的楹联,道尽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下列传统戏曲中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国剧”的是(   )

A.秦腔                            B.昆曲                            C.京剧                            D.汉调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元统一全国以后,忽必烈为了便于处理中央和地方的事务,提高管理效能,在全国范围内改设管理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10个行中书省。以后历代各省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制度中派生出来的。

——许正文《论我国省制的沿革与发展》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清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隋唐为例指出“群相”的制度名称,以及将相权“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的皇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偏房”代表的政治机构,简评其历史作用。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空,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的外交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实行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依据以上材料,写出对外政策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28.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明清时又有诗人写道:一场春梦,十载功名空。半生学一经,成就甲子名。

——摘编自檀新林《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二  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宋代时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

——摘编自李国锋《宋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材料三  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

——梁归智《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诗句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创立者,并分析明清时期该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杭州繁荣的表现,说明当时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致远、贯云石对元朝的共同认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C项正确;隋朝大运河由隋炀帝组织开凿,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B项;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解析】

【详解】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B项正确;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开创的,排除A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任用姚崇和宋璟为相,排除C相;康乾盛世发生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B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扬州市江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320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