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合集
病句辨析及修改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2.成分多余;3.语序不当;4.搭配不当;5.否定词使用不当;6.结构混乱(语句杂糅);7.不合逻辑(前后不统一,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8.表意不明)
1、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
例: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
②缺谓语。
例: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删去“为”或在句末加上“奋斗”)
③缺宾语。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在句末加上“的方法”)
2、成分多余。
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去掉“具体”)
3、语序不当。
①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作的报告。(“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②修饰语语序不当。
例:博物馆展出了唐朝时期的新出土的文物。(把“新出土的”放“唐朝”的前面)
4、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②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删除“参观”)
③主宾搭配不当。
例:秋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
④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去掉“聪明”)
⑤前后矛盾。
例:考试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在“平时”的后面加上“是否”)
5、否定不当。
例:谁也不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三重否定成否定了,改变了句意)
6、结构混乱(语句杂糅)。
例:从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起,小沈阳进入了一个更新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
7、不合逻辑。(前后不统一,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
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幸免”自然是没有死的,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例: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之前应加“能否”)
8、表意不明。
例: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是“许多朋友”还是“许多礼物”?不明确)
病句辨析的技巧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如:
①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②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此例中介词短语“在……中”应改为“从……中”。
2、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如:
①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就不搭配。
② 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可改为“拖延时间”或“影响质量”。
③ 说到这儿,她又向我们哭泣起自己的往事来。此例中的“哭泣”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哭诉”。
3、 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例如:
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② 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此例中“无时无刻不”表示双重否定,而“无时无刻不忘”即为误用了否定词。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
例如:
① 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②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上述两例病因相同,都是两面与一面不搭配。
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例如:
①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此例中“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带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
② 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之后。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