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合集
初中课本重点词语、成语梳理
七年级上册 | |
呼朋引伴 |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
花枝招展 |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春》中比喻姿态优美。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淅淅沥沥 |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
咄咄逼人 |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含贬义) |
翻来覆去 | 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
喜出望外 |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各得其所 |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高枕而卧 | 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
人迹罕至 | 少有人来。(跟“稀奇”无关) |
人声鼎沸 |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
截然不同 | 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
疲倦不堪 | 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
小心翼翼 |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不求甚解 | 语出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
混为一谈 |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
恍然大悟 | 形容忽然醒悟。 |
油然而生 |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
花团锦簇 |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
美不胜收 |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多指自然景物) |
拈轻怕重 |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
漠不关心 |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含贬义) |
麻木不仁 | 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精益求精 | (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
见异思迁 |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迁,改变。 |
自私自利 | 只为自己打算,为自己谋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 |
东倒西歪 | 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形容物体杂乱地歪斜或倒下的样子。 |
不毛之地 |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
刨根问底 | 比喻追究底细。 |
沉默寡言 | 不爱说话。 |
生机勃勃 |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
源源不断 | 接连不断的样子。 |
参差不齐 |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
犹豫不决 | 犹豫,拿不定主意。 |
哄堂大笑 | 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
天旋地转 | 形容眩晕时的感觉;形容重大的变化;形容闹得很凶。 |
惊慌失措 | 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 |
畏罪潜逃 | 做了坏事害怕受到惩罚而逃跑。 |
怪诞不经 | 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
怒气冲天 | 怒气冲上天空。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大相径庭 | 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
恋恋不舍 | 形容舍不得离开。 |
迫不及待 |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不可救药 | 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
骇人听闻 |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随声附和 |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
神通广大 |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
莽莽榛榛 | 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
灵机一动 | 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情绪热烈。 |
眉开眼笑 |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
力不暇供 | 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
杞人忧天 | 出自《列子·天瑞》,传说杞国有个人担忧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不安。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
七年级下册 | |
可歌可泣 |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鲜为人知 | 很少有人知道。 |
至死不懈 | 到死都不松懈。 |
鞠躬尽瘁 |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
当之无愧 |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
家喻户晓 | 每家每户都知道。 |
锋芒毕露 |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势强盛。 |
妇孺皆知 | 妇女和儿童都知道。 |
马革裹尸 |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
锲而不舍 |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含褒义) |
目不窥园 | 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后世用“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
兀兀穷年 |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
沥尽心血 | 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含褒义) |
心不在焉 |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
群蚁排衙 | 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 |
迥乎不同 | 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
慷慨淋漓 | 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
气冲斗牛 |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
不以为然 |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
深恶痛绝 |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
浩浩荡荡 | 浩荡: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
切切察察 | 细碎的说话声。 |
情有可原 | 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
莫名其妙 | 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
念念不忘 | 牢记在心,时刻不忘。 |
自言自语 |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
低眉顺眼 |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
言外之意 | 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
微不足道 |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
大庭广众 |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
若有所失 |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
诲人不倦 | 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敬辞,多形容别人) |
不耻下问 |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对象为不如自己的人) |
一以贯之 |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语出《论语·里仁》),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始终。 |
颠沛流离 |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以身作则 |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
自作自受 |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
如释重负 | 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
海阔天空 |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
心安理得 |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不形容面对困难) |
悲天悯人 | 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
忍俊不禁 | 忍不住笑。 |
仙露琼浆 | 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指极少、不多见的美酒。 |
察言观色 |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
盘虬卧龙 | 文中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比喻隐藏的人才。 |
血气方刚 | (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 |
轰轰烈烈 | 状态词。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 |
垂垂暮老 | 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
祸不单行 | 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
荒无人迹 | 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
不可思议 |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
风餐露宿 | 形容路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精疲力竭 | 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
闷闷不乐 |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
毛骨悚然 | 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
耀武扬威 |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多用于贬义。 |
扬扬得意 |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
猎猎作响 | 形容风声及旗帜等被风吹动的声音。 |
怏怏不乐 |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
姗姗来迟 | 形容来得很晚。 |
忧心忡忡 |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
念念有词 | 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含贬义,有讽刺诙谐意味) |
语无伦次 |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
精打细算 | (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
踉踉跄跄 | 走路不稳。 |
海市蜃楼 | 蜃景的通称;比喻虚幻的事物。 |
五脏六腑 | 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
千钧重负 |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
耐人寻味 |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
一目了然 | 一眼就能看清楚。 |
本末倒置 |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
惊心动魄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屏息凝神 |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 |
不期而至 |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
心有灵犀 | 彼此心意相通。出自李商隐《无题》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