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同步主题微写作专项训练
第二单元微写作《写一个抒情的语段》
【作文题目】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借鉴课文】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法,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例: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
点拨:这几句鲜明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黄河哺育下的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2)间接抒情法。感情不直接表露出来,而是把它寄托在所描写的景、物、事、理中。
例: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土地的誓言》
点拨:本段运用了间接抒情中之“借物抒情”的方法,所谓的“借物抒情”,也可以说是“融情于物”,即文中的每一个“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就像本段中作者借助 “白桦林”“蒙古狗”“高粱、豆粒、山雕”等富有关东气息与特点的事物,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强烈的思念与炽热的爱恋之情。
抒情方法
①通过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笔调进行叙述。这是在叙事中传达情感的写法,叙事中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是饱含情感的叙述,这种写法多用于叙事类作品,如杨振宁的《邓稼先》。
②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称为描写性抒情。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描写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如朱自清的《春》。
③通过议论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理的抒情方法,可称为议论性抒情。运用这种抒情方法,应注意它与一般议论有所不同,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如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审题指导】
本题是一个作文片段训练,要求“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只要按照“提示”中讲到的两条走,就简单了。一是“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由此抒发情感;二是“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抓住这两条,从自己生活中找到素材,写好本题就不会太难了。
【精彩范例】
放学回到家。今天好奇怪,小花怎么没坐在门口?“小花,小花,看我给你带了什么。”没有回应。“妈,小花呢?”“我中午就发现它不见了……”“我去找。”妈妈一把拉住我,“找什么找?快吃饭,下午上学。”“不!”我大吼一声,挣脱了妈妈,跑了出去。可是,家前屋后找遍了,哪里还有它的影子?小花不见了。它再也不会坐在门口等我放学了,再也不会陪我玩了,再也听不到它欢快的旺旺了,再也看不到它可爱的身影了……
小花,你去了哪儿?
【教师点评】
本段文字抓住人物人物对话,写自己家的狗丢了,心情很悲伤。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