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据外媒报道,俄军控制的乌克兰小镇又重新树立起列宁的雕像。历史上列宁领导的什么历史事件时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 )
A.建立苏联 B.领导十月革命 C.新经济政策 D.两个五年计划
2.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一公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抗的军事集团指的是( )
A.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 B.德、意、日三国轴心
C.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4.列宁说:“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
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科索沃战争
C.两极格局形成 D.日本偷袭珍珠港
5.亲历俄国革命的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认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通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该“革命”(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推翻了沙皇统治
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D.维护了国家统一
6.《大国崛起》:“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材料中的“伟大实践”指的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7.停泊在彼得格勒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于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开启了俄国人的黎明时代。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是( )
①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②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勾结下,革命失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1914年,当战争在欧洲爆发,相当一部分部队仍然骑在马背上。但当战争要结束时,速射机枪、空中轰炸、坦克攻击和化学武器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任何关于战争的浪漫想法,都被射程超过20英里的大口径炮弹、机枪的弹雨、致死性的毒气给毫不留情得打个粉碎。战争双方都穷尽最大的努力来利用现有的技术,或发明新的武器,以期能够取得哪怕一点点相对于敌人的优势。材料旨在说明( )
A.科技改变战争结果 B.战争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C.科技加大了战争的伤亡 D.科技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
9.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B.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慕尼黑阴谋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11.由于埃及是英国东方战场的中枢,英国不得不让埃及发展些与战争有关的工业,以支持战争,这使埃及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得到较大发展。这为埃及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是( )
A.无产阶级逐渐壮大 B.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C.华夫脱运动兴起 D.英国承认埃及独立
12.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他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他”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甘地 D.纳赛尔
13.下列三位人物贡献的共同点是( )
A.反抗了殖民侵略 B.实践了启蒙思想 C.推翻了英国统治 D.推动了科技进步
14.“他有宗教家深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材料中的“他”领导了(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埃及华夫脱运动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15.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运动的发起者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甘地 D.凡•高
16.在俄国发展历上,每一次进沙都离不开影响深远的改革与调整。将下列历史事件前的字号应历史影响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组是( )
a.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b.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A.①—a ②-b ③—c B.①—b ②—a ③—c
C.①—b ②—c ③-a D.①—c ②—b ③—a
17.下图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 )
A.忽视了重工业 B.经济均衡发展 C.实现高速发展 D.依赖外国投资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该说法认为苏联农业的困难源于( )
A.任其自由发展 B.实行指令性的计划
C.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D.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19.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其原因是( )
A.农业集体化 B.新经济政策 C.五年计划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危机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
A.西方经济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B.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C.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
21.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能见证一个城市的变迁。巴黎是文化历史名城,它记录了法国的发展历程。将下列建筑名称的序号与相应史实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 无产阶级建立或权的伟大尝试 b 召开巴黎和会 c 法国大革命爆发
A.①-c ②-b ③-a B.①-a ②-c ③-b C.①-b ②-c ③-a D.①-c ②-a ③-b
22.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彼得一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B.民族解放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义和团运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23.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在一战后曾说:“我愿意在和平的最前线提出,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尤其是赔款条款,我们就应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德国开放世界的原料和市场,并将尽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复生机。”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A.博取德国好感来获得更多赔偿 B.反对法国全面肢解削弱德国
C.帮助德国争取重建复兴的机会 D.防止德国与布尔什维克联手
24.战争致使1300万人战死(两倍于1910—1913年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受伤、失踪者超过2000万。上述材料旨在强调( )
A.战争的残酷 B.战争的规模 C.战争的性质 D.战争的经过
25.有学者指出:人类政治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实践之一,是在国际政治层面,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使得战争能够得以有效控制。这一政治实践最不成功的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联合国成立
C.成立北约 D.欧洲一体化进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以上材料整理自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整理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4分)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图一威廉和玛丽加冕 图二通过《九国公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革命?这一事件的时间是哪一年?简述“威廉和玛丽加冕”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中通过的文件是什么会议的结果?这一文件签订的时间是哪一年?简评这一文件。(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17年7月,俄军在一战前线遭到惨败。11月6日晚到7日凌晨,20万起义工人和革命士兵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的政府机关等。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向冬宫进攻的信号。次日凌晨,起义者占领冬宫。起义胜利后,正式建立新政权……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
——摘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工人数
——据刘清廉《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发展趋势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所指的历史事件及“新政权”的最高领导人。(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工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段及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4分)
29.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回首往事,我们寻求借鉴,汲取智慧,瞻望未来。我们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此。……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归纳从13、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了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钰《世界经济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3)德国人为了所谓的“获得幸福”,导致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4分)
材料四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国家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如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给出你的建议。(2分)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B项正确;苏联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联盟,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属于经济政策的调整,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两个五年计划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D项正确;《凡尔赛条约》是在巴黎和会上签定的, 《四国条约》没有涉及中国, 《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定的,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