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0日
资源编号 45603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02-25 八年级下册 0 77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如下表,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2.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3.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5.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6.阅读下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7.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8.习近平赴宁夏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情况时,深情嘱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      )

A.重视民族区域自治的完善                B.旨在国家统一大业的实现

C.确保共同富裕的快速实现                D.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据此可知,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0.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 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下列不属于我党为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所采取的举措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经济特区

11.下面是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一段讲话。他认为香港能够回归的最主要原因是(      )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A.国家实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的方针

C.正确的外交方针                       D.中英双方的努力

12.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A.民主集中制的实行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3.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幅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台湾回归        B.中日建交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14.20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使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人民共同心愿     C.科技发展进步     D.实行“一国两制”

15.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

16.“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所带来的“改变”是(      )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17.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18.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一曲可可托海,勾起了人们对美丽新疆的无限向往;一部《港囧》,让人在嬉笑间领略了香港回归以来的大发展。今年暑假,乐乐准备到新疆和香港两地旅游。以下属于两地共同特征的是(      )

A.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两地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C.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D.不向中央政府缴纳财政收入

20.1999-2000年在香港大学任教的历史学家杰拉尔德・霍恩表示:“香港的整个英国殖民时期,民众一直被当成三等公民对待,持续到了1997年。”这说明香港回归(      )

A.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使中国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

C.使香港民众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        D.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21.马英九表示:两岸“重新启动”,第一步就是“重启对话”,呼吁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这表明马英九认为(      )

A.海峡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缓和            B.“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C.“一国两制”成为两岸的共识                 D.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

22.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23.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4.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

A.“一国两制”方针      B.八项主张       C.两岸直接“三通”       D.“九二共识”

25.“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两种制度设想   C.政治谈判形式         D.经贸往来渠道

26.2017年,台湾当局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2021年,尼加拉瓜宣布与台湾“断交”,至此台湾当局仅剩14个所谓的“邦交国”。这表明(      )

A.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国际社会促成两岸和解

C.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27.20世纪80年代,在祖国大陆的努力推动下,在日益增加的民间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下,台湾当局不得不同意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这就在实际上调整了“三不政策”。从此(      )

A.打破了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               B.大陆明确提出武力解放台湾

C.台湾提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D.两岸同时举行“三通”仪式

28.“由于长期隔绝,大陆和台湾的同胞互不了解,对于双方造成各种不便……我们认为,这种藩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打破存在近40年“藩篱”的事件是(      )

A.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海峡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9.《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密切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               D.坚持互利互惠共赢

30.下表所示大事年表的主题是新中国(      )

A.军队建设成就                          B.外交事业发展

C.民族区域自治                          D.统一大业进程

二、综合题(共4小题,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0分,合计40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北平,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共商国家大事。

材料二  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聚集北京出席会议,共商国家大事。

材料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现澳门治理体系日益完善、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新华社北京2019年12月21日电

(1)材料一、二中的两次会议在国家政治体制领域的贡献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中将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说明了什么?(2分)

(3)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一国两制”方针的现实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以上制度的共同特点。(2分)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材料二  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3分)

(2)材料二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这一构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4分)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日,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一国两制”“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是行得通的”“中国是信守自己的诺言的”。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澳门回归大事记

(1)据材料一,概括推动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归纳中葡两国在澳门回归方面做了哪些努力?(4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3分)

3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新闻两则

新闻一 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

——2022年3月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新闻二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虽然没有像当年李登辉、陈水扁那样公开地谋求“台独”,却也从未放弃“台独”。蔡英文假借“转型正义”之名,大力推行“去中国化”教育,最终目的显然是想为自己的“台独建国”提前布局。

2018年以来,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动作很多,除了“国防授权法”呼吁对台军售正常化,美国国会还有其他涉台法律待通过,比如“台湾安全法”等等。

——综合自央广网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新闻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各发生在哪一年?(4分)

(2)材料二中“新闻一”中的“九二共识”指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二“新闻二”,概括解决台湾问题的阻碍有哪些?(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概括出一个学习主题(2分)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A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工业总产值“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和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取得较大成就,A项正确;社会主义公有制在1956年就建立了,排除B项;表格数据不能看出彻底摆脱贫困落后,排除C项;表格数据比较的是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与文化教育事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表明少数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行文化传承,B项正确;材料商没有提到经济开发、科技和其他民族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560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