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项是( )
A.燕山(yān) 坚劲(jìn) 侦探(zhèn) 临场发挥(lín)
B.暂时(zàn) 噎着(yē) 宪兵 (xiàn) 奄奄一息(yǎn)
C.哽咽(yàn) 绞刑(jiǎo) 瞻仰(zhān) 两鬓斑白(bīn)
D.铭记(míng) 追悼(diào) 收敛 (liàn) 怒气冲冲(n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书藉 局势 含糊 一涌而入
B.严俊 占据 匪徒 精兵减政
C.彻底 剥削 寄托 喜出望外
D.残暴 拘流 抽屉 五州四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听到事情已经被解决了,她顿时喜出望外。
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了。
C.哥哥离开家时,奶奶再三嘱咐,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的。
D.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终于被执行了死刑,总算是死得其所。
4.下列句式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B.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我看到了脸。
C.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呢。” (改为转述句)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他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D.张思德同志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修改病句 )张思德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小红想选择一条名言警句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下面列出的名言警句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志向的一句是(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句子练习。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1)文段中表示“看”的意思的词是 瞅,请再写出一个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话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描写。
(3)请仿照这两句话,试着选取身边的某一个人进行人物描写,并通过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句子积累
(1)《马诗》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主要写富于特色边疆战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主要写诗人希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2)《十六年前的回忆》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 ,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___________________本质, 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为人民服务》一文 ,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 , 先写了革命队伍的宗旨 ,而后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正确对待生死、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对待牺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趁着父母健在及时尽孝,不要等到失去父母才后悔。
9.语言表达
某班级准备开展一次 “我心目中的英雄” 主题班会 ,会上请你即兴发言 , 介绍一下你心目中的英雄。 (提示:“英雄”可以是精忠报国的革命烈士、戍边将士;可以是影视剧中行侠仗义、飞檐走壁的侠客;更可以是身边默默付出、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父母,甚至是陌人。 ) 要求: 说明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为什么?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空间
(一)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摘自《文汇报》)
10.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为人民服务》片段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如果)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
13.用“ ”划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14.第一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运用_________的方法说明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第三句运用_________的方法具体说明什么样的死重要泰山,什么样的死轻于鸿毛,第四句运用_________的方法进一步阐明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填序号)
A.举例论证 B.引用名言 C.对比论证
15.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_________,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_________、“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_;有的人_________,如陷害忠良、欺压百姓的赵高、秦桧。
16.在第二自然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感受句子之间的关联。这段话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才能更好地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文天祥的故事
①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②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③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④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⑤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⑧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⑨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7.词语“危在旦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下面词语中最恰当的是( )
A.威武不屈 B.精忠报国 C.弃笔投戎 D.兢兢业业
19.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
20.从文天祥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说说你对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
22.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求: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格式规范,讲究美观,不少于500字。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坚劲(jìn)——jìng;侦探(zhèn)——zhēn;
B.正确;
C.哽咽(yàn)——yè;两鬓斑白——bìn;
D.追悼(diào)——dào;收敛 (liàn)——liǎn。
2、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书藉——书籍:书的统称;装订成册的著作。
一涌而入——一拥而入:众人一齐挤着往里走。用来形容很多的人没有秩序地一下挤了进来。
B.严俊——严峻:严厉;不宽松。
精兵减政——精兵简政:缩减机构,精简人员。
D.拘流——拘留:①公安机关把需要受侦查、审问的人,在规定时限内暂时关押起来。②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的行政处罚。
五州四海——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