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一一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天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将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 )
A.中国共产党党旗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1949年10月1日,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开起。参加庆典的王金风激动地说道:“你说多少年了吧?109年!就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啊,是不是啊?我想这个红旗真正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
A.重庆谈判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6.《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第三次“革命”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7.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8.黄炎培先生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中写道:“这一年‘人’的地位被发现了,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 D.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9.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命运掌控在人民手中”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11.下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 )
A.解放全中国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向工业化进军 D.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
12.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军队缴获的美七师三十一团团旗和南朝鲜首都师白虎团团旗,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这两件文物相关的历史是( )
A.甲午战败,危机加剧 B.百团大战,战果辉煌
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14.在党和政府号召下,青年踊跃参军,1950年底,牡丹江市和海林县共有2278名朝鲜族青年参军,吉林市乌拉街参军人员中满族青年占80%。人民还踊跃捐款,1951年8月底,藏区的康定、甘孜等地捐献50401万元,内蒙捐献460余亿元。少数民族的这些表现,说明( )
A.解放战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空前支持 B.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抗美援朝激发了少数民族的家国情怀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5.“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际国内反动气焰增高,但是经过这一场战争以后,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这场战争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6.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关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统一
C.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土地改革——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17.电影《长津湖》有一个片段: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请问这场战争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越南战争
18.《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19.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
A.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 B.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 D.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20.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的主题和心声。下列歌曲内容与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A.“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一五计划”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抗日战争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解放战争
21.“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这体现的是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评价
22.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被彻底废除。下列与此相关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3.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5%,农民收入大大提高。这直接归因于(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土地公有制建立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4.下表反映了1947-1952年中国新、老解放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减租减息 B.土地改革 C.土地改造 D.改革开放
25.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27.以下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在不同时期的家庭情况对比表。他家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8.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次改革( )
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成立了人民公社
29.“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 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该材料可以佐证( )
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 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0.据统计,某乡地主户数从1948年的27户降为1953年的0户,与此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建国初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综合题(共4小题,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0分,合计40分。)
31.(10分)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对纪念碑底座浮雕主题的定位是,要选用最能代表人民革命的历史题材来展现纪念碑的主题思想。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虎门销烟、武昌起义、五四运动、胜利渡长江等8个历史题材。
——摘编自贾英廷《六百年间天安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民英雄”的含义。(2分)
(2)从材料二所列四个历史题材中,任选一个并阐明其被兴建委员会“选用”的理由。(6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重要意义。(2分)
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为贵州籍红军战士刘新扬的一封家书,此信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原件无标点。刘新扬后来在抗日战争前线英勇杀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父母亲二位大人鉴:
敬禀者自儿出门转瞬间就是三年了,也没有给二位大人一函,也不知二大人的身体如何。想二大人的身体是很健康的,儿在外为国家出力,也不能在父母身边问安,儿想在为阶级、为中华民族谋解放,为中国人不当亡国奴,所以儿远离父母二大人。可幸儿经过雪山草地,没有丧于敌人之手,这真是几万幸唉!儿在外的生活比在家好得多了,请父母亲不必挂念,将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儿荣归故里,父母的面目上也是光荣的,儿再望父亲来信将家庭的一切来信写明,这是儿希望的,言之不尽,下次再禀告……
男刘新扬叩禀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四日
——根据耿显家《一封“长征家书”的考证及相关思考》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刘新扬烈士的革命经历。(3分)
材料二 牟敦康,山东日照籍的革命战士。1951年4月,他在沈阳接到了父亲牟宜之的来信,鼓励他大胆出国征战:“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不必考虑任何问题……我鼓励你全力以赴,作为我的好儿子,作为人民的好儿子,你可努力为之!”
1951年8.9月间,牟敦康在紧张的训练之余,给父亲写信:“最近将接受新任务,有可能较长期间不能通信。父亲可不要挂念。多少年来我很渴望着这种改变,决心在那新的环境中、战斗中作出好的成绩来,以回答党多年来的培养与自己的努力,我希望父亲听到我的好消息。尽管存在很多的困难,我将用自己所有的智慧与主观的努力去克服它,父亲当不用.对我担心。”
——据张丁《最可爱的人:抗美授朝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2)指出材料二中家书的时代背景。(3分)
(3)材料二中的家书体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说明革命家书的收藏价值。(4分)
33.(10分)土地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秋季,我们就要在约有三亿一千万人口这样广大的地区开始土地改革,推翻整个地主阶级。在土地改革中,我们的敌人是够大够多的。第一,帝国主义反对我们。第二,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反对我们。第三,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反对我们。第四,地主阶级反对我们。第五,帝国主义在我国设立的教会学校和宗教界中的反动势力,以及我们接收的国民党的文化教育机构中的反动势力反对我们。这些都是我们的敌人。
材料二 华东、中南许多地方,凡土改工作做得最好的,都是经过了这样的秩序。过去华北、东北及山东的土改经验也是如此。我们所说广东土改工作应当加快进行,并不是要求广东同志违反这样的秩序,群众还没有起来,基层组织还不可靠,就要生硬地不成熟地进行分配土地的工作,而是要加快发动群众,整顿基层组织,接着进行分田。
——以上材料引自《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材料三 中国今天的基本情况,不是工业品太多,而是工业品不足。特别是土地改革以后,农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经济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的购买力将随着逐步上升,城乡交流日益活跃,国内市场逐渐扩大。如果能够争取连续两三个丰年,则工业品——特别是合于农民需要的工业品,将更感不足。
——引自李富春在第一次全国工业会议上的结论(一九五一年五月)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开展土地改革的基本工作原则。(3分)
(3)结合所学,写出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新中国开展的土地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中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战略决策?是在什么时间在谁的带领下去完成该战略决策的?(3分)
(2)图二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再列举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3)图三中,A处发生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一次著名的战役?(2分)
(4)我们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2分)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D
【详解】据题干“1949年”“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的时代”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D项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排除A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B项;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D项正确;ABC项会议都是在将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之后召开,排除ABC项。故选D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