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狼》
知识梳理
重点字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止:仅,只。
缀(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从:跟从。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窘(jiǒng):处境困迫,为难。
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
顾:看,视。
积薪:堆积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弛:解除,卸下。
眈(dān)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时间长了。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暴:突然。
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kāo):屁股。
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重点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文: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译文: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6.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文: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译文: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目似瞑,意暇甚(心情) B.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C.一狼洞其中(隧洞) D.乃悟前狼假寐(眯眼)
3.下列句子不能表现“狼”狡诈特点的一项是(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瞑,意暇甚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情节的发展脉络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B.屠户“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他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幻想的心理。
C.本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D.本文先叙后议,结尾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讽刺的意味。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
(2)屠暴起 暴: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 顾___________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盖________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恐前后受其敌 狼人敢前
C.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D.盖以诱敌 恐前后受其敌
11.把下应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这则小说的落脚点是什么?
阅读蒲松龄的《狼》,回答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缀:
(2)狼亦黠矣 黠: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目似瞑 友人惭,下车引之
B.以刀劈狼首 静以修身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温故而知新
D.乃悟前狼假寐 去后乃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句。
17.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缀: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屠暴起 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人不知而不愠
B.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乃奔倚其下 去后乃至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0.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暝,意瑕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 缀行甚远( ) ⑵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⑶ 一狼洞其中( ) ⑷ 止增笑耳( )
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⑵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俟:等待。 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
2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主人昼寝厅事/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B.乃悟前狼假寐/犬阻之不使前也
C.犬又如前/其一犬坐于前 D.信不诬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5.请用三“/”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26.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⑴ 两文中“假寐”和“伪睡”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⑵ 两文中的狼有何共同特征?作者对它们分别持什么样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向寓山东一友家,闻其邻女为狐媚。女父迹知其穴,百计捕得一小狐,与约曰:“能舍我女,则舍尔子。”狐诺之,舍其子而狐仍至,詈其负约,则谢曰:“人之相诳者多矣,而责我辈乎?”女父恨甚,使女阳劝之饮,而阴置砒焉,狐中毒变形,踉跄去。
越一夕家中瓦砾交飞窗扉震撼群狐合噪来索命。女父厉声道始末,闻似一老狐语曰:“悲哉,彼徒见人皆相诳,从而效尤,不知天道好还,善诳者终遇诳也。主人词直,犯之不祥,汝曹随我归矣。”
(节选自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缀行甚远 ②屠大窘
③意暇甚 ④乃悟前狼假寐
2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敌/女父迹知其穴 B.一狼径去/踉跄去
C.久之,目似瞑/使女阳劝之饮 D.一屠晚归/汝曹随我归矣
3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越 一 夕 家 中 瓦 砾 交 飞 窗 扉 震 憾 群 狐 合 噪 来 索 命。
3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狼和狐妖有哪些相同点?
②屠户和女子父亲的做法对吗?理由是什么?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按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进,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似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补充注释]:顷之、未几:都表时间短。可译为“不久,很快”。扬去:扬长而去。
32.下列语句中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止:一狼得骨止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敌: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前:狼不敢前 犬坐于前
D.意: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3.下列对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明斋志异》,这部书虽然写的都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应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B.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C.文中的情节“遇狼”是故事的开端,“惧狼”是故事的发展,“御狼”是故事的高潮,“杀狼”是故事的结局。
D.本文最后运用议论,点明主旨,是画龙点睛之笔。
3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35.甲文中的狼有什么特点?乙文中的鹊又是怎样的?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36.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一狼仍从( ) (2)恐前后受其敌( )
(3)屠自后断其股( ) (4)止增笑耳( )
3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8.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3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少 顷 大 狼 至 入 穴 失 子 意 甚 仓 皇
40.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狼怎样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分别写狼的狡诈和人的聪明,选文中是如何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虎相斗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①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②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管庄子:人名。下文的“管与”也是人名。②甘饵:美味的食物。
4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止有剩骨 适可而止 B.意暇甚 心满意足
C.屠自后断其股 悬梁刺股 D.盖以诱敌 寡不敌众
42.结合语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序号)
43.甲文中,狼之“黠”具体体现在哪里?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44.试仿照对《狼》的多角度理解,从不同角度理解《两虎相斗》的寓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1.D 2.B 3.A 4.D
5.①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②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解析】
1.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A.句意为: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复”是副词,表示动作的重复,所以第一处在其后断开,“后狼止”表明另一只狼的动作,所以第二处在“止”后断开,“而前狼”是表述前一只狼的行为,所以第三处在“狼”后断开,正确的划分为: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句意为: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一狼”是第一句的主语,所以第一处在“狼”后断开,“其一”指代另一只狼,是第二句的主语,所以第二处在“其一”后断开,正确划分为: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句意为: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意将”是谓语,所以第一处在“将”后断开,“隧入”表示状语,所以第二处在“入”后断开,正确划分为: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