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上册名著阅读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新闻记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他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
作品背景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1936年6月,作者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期间,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时间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作品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采访了众多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
作品意义
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根据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③书名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阅读指导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实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1利用序言目录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2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3把握事实的基础上,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4阅读纪实作品,要从中获得启迪,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作品知识点梳理(带※要求熟练掌握,带◎要求能复述)
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主要人物:毛泽东
毛泽东: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周恩来
周恩来: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朱德
朱德: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彭德怀
彭德怀: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贺龙
贺龙:人物形象…………
二、长征
长征的起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的路线:长征的中央红军经过了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十几个省,行程约为二万五千里。※
长征中面临的困难:(1)军事上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2)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3)党和军队内还存在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严重影响红军的战斗力;(4)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情。※
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1)强渡大渡河英雄(2)四渡赤水(3)过大草地(4)飞夺泸定桥※
长征的历史价值:
(1)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2)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
三、素养提升
真题训练
一、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曾用名《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记者_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_
作品,其最基本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以《____________》之名出版,是真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作品纪录了作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月在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真实情况。
3、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请写出其中的四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外表稚气,大又深的眼睛富有热情。头脑冷静,深思熟虑,”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对____________的描述,他是一个__________出身的“造反者”。
5、《红星照耀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同志被国民党称为“劣迹昭著的土匪头子”,他外表强壮有力,性格__________但谦虚,留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
7、红军的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____________________,打土豪要归公。
8、红军游击战术的四个口号是:____________、敌驻我扰、____________、敌退我追。
9、1934年1月,在_________召开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总结经验后进入___________,1935年红军主力到达____________。
10、请写出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四渡赤水;②____________;③飞夺泸定桥;④____________。
11、“谈话举止,直截了当,善于驰骋,动作敏捷,吃苦耐劳,迟睡早起,关心爱护部下,肚子不好,”这是____________留给斯诺的印象,他出生于富农之家,曾进入湖南军校学习,后来思想不断转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这一惊人事件”指____________。
13、红军长征一共爬过18座山脉,请写出其中的3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过24条河流,请写出其中的3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共产党认为____________是“抵制私人资本主义和发展新的经济制度的工具”。
15、你认为红军长征中面临的困难有:①____________;②我党我军内部的错误和矛盾;③____________;④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情。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你是一位外国的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有事来找我们的毛主席。而且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他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说道:“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
(1)以上文段出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选文中加点的“我”是(人名)__________________,“他”(刘龙火)的性格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简析题。
1、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解读其书名。(80字左右)
《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
解读示例:(《骆驼祥子》):祥子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善良淳朴,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人生经历中,还曾与骆驼有过一段故事,并因此而得名“骆驼祥子”。
2、少平一下子就被这本书迷住了。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
少平渴望走进书的世界,获取苦难日子里的精神动力。请你从下面的作品中选择一部推荐给他,并告诉他推荐的理由。
A 《红星照耀中国》 B 《红岩》 C 《艾青诗选》
3、卢儒走进书籍,找到自己的天地:我们阅读名著,会发现“他们”也在“走进”。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对该人物“走进”的理解。(120字左右)(6分)
张学良(《红星照耀中国》) 孙悟空(《西游记》)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法布尔(《昆虫记》)
4、阅读下面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一天早上我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去,我注意到有一个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年轻指挥员。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便开玩笑说:“那边那个人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他来了吗?”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可就是在这里,羞怯地长在一对宽阔的孩子气的肩膀上的,却是南京的悬赏(赏洋十万)不下于彭德怀的脑袋。
选段选自于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这个“赤匪”是(填姓名)____________,他的两颗门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而掉的。
5、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小题。
【甲】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
【乙】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我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丙】一九〇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〇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乙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丙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述三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②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③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④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句式: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赞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6、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7、某班共读《红星照耀中国》。
小红要分享她阅读“领袖毛泽东从13岁离开小学,到28岁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这一段成长历程”的阅读感悟。她想分几个板块来分享。请你帮她梳理,确立两个板块的名称,并为每一个板块列出一个体现毛泽东奋斗精神的事实。
板块一: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事实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二:名称③__________________,事实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八(1)班某同学想阅读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长征》,请你从阅读纪实作品的基本要求出发,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给予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9、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子瞻中学开展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著的阅读活动,校刊拟开设“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专栏,征集中外名著中的“人物名片”。请你在“《红星照耀中国》里的毛泽东、朱德”中任选一位,按照“典型事件”“人物点评”的格式,拟写一则人物名片投稿。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围绕专栏主题选取典型事件(不少于两件),撰写人物点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美 埃德加•斯诺 纪实 用事实说话
2、西行漫记 1936年 6 月至10 月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红军
3、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贺龙。(其他答案正确亦可)
4、周恩来 书生
5、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贺龙 急躁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