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本卷共4页,满分为5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之一,那研究北京人历史最重要的证据是( )。
A.神话传说 B.史料记载 C.化石遗迹 D.想象推断
2.下图是河姆渡出土猪纹陶钵,通过这件文物,我们能推论出:( )
①河姆渡人会制造新石器。 ②河姆渡人开始饲养家畜
③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④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⑧④ D.①④
3.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炎帝和黄帝
4.盘庚迁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盘庚迁殷大约在下图哪个阶段( )
A.A B.B C.C D.D
5.下列青铜器,( )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
A.四羊方尊 B.利簋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
6.西周时,“一人跖(踏)未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战国时期社会动荡 B.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图强
7.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正确的是( )
①始建于公元前221年 ②在当今仍在使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③外江用于分洪 ④内江用于分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8.《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
A.无为而治 B.主张仁政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的辩证思想
9.下图反应历史进程是什么? ( )
A.秦灭六国的进程 B.战国时期民族交融的进程
C.战国时期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D.孔子周游列国的示意图
10.“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一唐.章碣《焚书坑》对上面这首咏史诗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焚书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B.秦始皇坑儒体现了法律的残酷
C.肯定了秦始皇焚书的客观作用 D.嘲讽了秦始皇焚书行径的荒谬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关于时空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秦朝建立于公元前3世纪初 B.秦朝建立于公元前3世纪末
C.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世纪初 D.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世纪末
12.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是( )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13.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成语典故。以下典故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 )
①退避三舍 ②纸上谈兵 ③约法三章 ④完璧归赵 ⑤卧薪尝胆 ⑥问鼎中原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6分,16题12分,共24分。)
14.孔子
孔子拥有教育家和改革家的双重身份,想要总结概括他的事业,并不容易。不过,应该注意到下列几点:(1)如果从政治改革家的角度看他,他的确是失败者。他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对于确立君王崇高地位的理论,以及管理朝廷的规划,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他对古代宗教礼仪十分重视,在他谨慎而又认真的努力下,这些礼仪终于变成他思想观点的一部分。因为孔子声名鹊起,人们只要提到孔子,就会联想到祖先崇拜,以及对传统宗教的崇敬。(3)在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上,他的礼仪规则,以及道德上的精简格言,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4)他留下了一套重要书籍,被世人证明是对后世影响最深刻的文献之一。孔子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算是对政府也有自己的看法。当我们关注一下孔子所处的时代,我们就会发现诸侯和其他显贵们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压榨平民,互相争吵,进行破坏性的战争。孔子深信(并教导)像这样的罪恶,只要统治者像父亲对待儿女一样来对待他的人民,就能改正。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孔子政治上不得重用,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②孔子对礼的重视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 ( )
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政治制度。 ( )
④孔子提倡“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 )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地位?其政治主张是什么?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识读图片,指出图二较图一发生了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识读图片,指出图一、图三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秦朝地方治理体制的积极影响
16.秦的兴衰
材料一 西周封建制度下,主权经由层级的结构,逐级分享,不论王室,或是诸侯,或是卿大夫,都不能拥有完整的主权。而在战国开始时,一种新型的国家出现了。在这个国家里面,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
——摘编自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1)根据材料一,战国国家管理方面与西周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建立这一“新型的国家”方面采取的重要的举措。
材料二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威,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君治秦”对秦国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4)阅读材料一,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他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5)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那么统一使用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6)图三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秦的兴衰给你什么启示?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C
【详解】据所学知识,能作为研究北京人的直接证据是化石遗迹,化石遗迹是第一手资料,C项正确;神话传说,史料记载,想象推断都属于第二手资料,有可能掺杂了人为主观情感,相比第一手资料史可信度要低,ABD项排除。故选C项。
2、B
【详解】据所学知识,分析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钵,说明河姆渡人会制造和使用陶器,开始饲养家畜,②③正确,B项正确;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钵,不能体现河姆渡人会使用新石器和种植水稻,①④错误,ACD项错误。故选B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