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抽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每题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敲击水瓶琴 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4.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用更大的力敲鼓,发出的鼓声音调越高
B.图乙中,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人耳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小噪声
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8.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9.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 B.露形成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 D.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10.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在-265℃时氢气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1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固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汽化过程
12.“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色散 D.光的反射
13.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14.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楼的奇景
1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
B.我们将红、黄、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绿光最有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24分)
16.考试前,“请考生进入考场”指令是播音员的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___________传到考生耳中,考试过程中,考场周围禁止建筑工地施工和车辆鸣笛,是从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7.我们不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蝴蝶,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_;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为256__________,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越高。
1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
19.图中所示的是分别用温度计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下雪后,雪要___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冷。
20.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____成小冰晶或___________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小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冰晶下落时___________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1.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22.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现象,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口罩是抗疫必备物资,其核心材料熔喷布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再组合成布如图“测温枪”是利用___________来测量体温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3.如果将一束红色激光按照图示中太阳光的方向照射在三棱镜上,我们在白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色光带;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2.56s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三、解答题(共6题,每空2分;共计46分)
24.你能解释 P 点的青蛙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在图中用光路图画出 青蛙看到天空的范围,用阴影表示出来.
25.为了探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化法”)
26.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图丙、丁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小华同学还想研究水沸腾时是否需要继续吸收热量,她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明发现严冬时路面会结冰,道路工人常通过在路面撒盐的方式来融冰,从而保障路面不打滑。小明猜想,这是因为水中加入盐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物态和记录盐水温度,并根据凝固过程中记录的温度数据,画出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中的第5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___态;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___min;
(2)从图甲中可知此盐水凝固点为___________℃,由此证明了在雪上撒盐可以___________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8.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___像。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___;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km。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例如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利用声呐还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
(2)探测船发出声音是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超声波,原因是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特点;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每题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
1、B
【解析】
【详解】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A D.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震动的次数,可以非常准确的控制和模拟,故AD不符合题意;
B.响度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是振动时的最大振动距离,可以非常准确的控制和模拟,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色由物体的材料、结构等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不易控制和模拟,故C符合题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