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暑假预习基础知识检测
专题04 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24-25八年级上·山东淄博·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B.段平均速度为
C.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D.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2.(24-25八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如图所示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将小车从A点静止释放,B点为AC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计时
B.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为斜面的长度
C.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D.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测量误差
3.(24-25八年级上·重庆渝北·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s~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s~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3m
C.物体在0s~1s比3s~5s运动的慢 D.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
4.(24-25八年级上·福建厦门·期末)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直线上的A、B两点做匀速直线运动,AB相距30m,甲车的s﹣t和乙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一段时间t,甲、乙两车相距1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甲=v乙,t一定是100s
B.v甲>v乙,t可能是200s
C.v甲<v乙,t可能是100s
D.v甲<v乙,t一定是200s
5.(24-25八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如图所示,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B.AB段平均速度为
C.测量BC段平均速度时,为了简便,可以让小车从B点静止下滑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二、填空题
6.(24-25八年级上·云南文山·阶段练习)云南十八怪第十三怪——汽车还比火车快,这说明云南境内铁路坡度大、弯道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云南境内也逐渐建成了很多的高铁线路,若一列长300m的动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穿过某条隧道,动车全部穿过隧道所用时间是50s,则隧道的长度为 m,动车全部在山洞内运行所用时间是 s。
7.(24-25八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如图为“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图中秒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是AC的中点,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 进行测量的;由实验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8.(24-25八年级上·四川甘孜·期末)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s。整个过程中,乙车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9.(24-25八年级上·湖南娄底·阶段练习)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并记录了小球经过A、B、C三个位置的时刻。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属于________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 vBC(选填“<”、 “=”或“>”)。
10.(24-25八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可知:乙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丙车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车速度。
三、作图题
11.(24-25八年级上·广西防城港·阶段练习)
(1)如图甲所示,请在甲图中画出物体以做匀直线运动的图像。
(2)如图乙所示,请在乙图中画出物体以做匀直线运动的图像。
12.(24-25八年级上·辽宁盘锦·期中)如图甲所示,这是某物体运动的图像,请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该物体运动对应的图像。
13.(24-25八年级上·广东揭阳·期中)下表是某小汽车匀速直线行驶的路程时间表格;
路程s/km | 50 | 100 | 150 | 200 |
时间t/h | 1 | 2 | 3 | 4 |
(1)依据表格画出路程时间图像;
(2)依据表格画出速度时间图像。
四、实验题
14.(24-25八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研究气泡运动速度的实验中,在长约120cm、直径约0.8cm的玻璃管开口端约20cm处做标记(标为O),然后依次每20cm做一个标记,分别标上20、40、60、80,向玻璃管中注水近满,用橡皮塞(或软木塞)塞住管口,如图所示,将玻璃管的左端搁在几本书上,将右端抬高,使气泡处于玻璃管的最右端。
(1)将玻璃管右端放到桌面上,观察气泡运动的快慢,若气泡运动过快,将不利于________,通过实践,比较方便改变气泡运动快慢的措施是________;
(2)调节好气泡运动快慢并做好计时准备后,再将右端抬高,准备实验,当气泡运动到点O时开始计时,然后注视气泡运动和秒表,即时读取气泡经过20cm、40cm、60cm和80cm处的时间并记录,计时的过程中,应以气泡的 (同一/不同)位置做参照点计时;
(3)若实验室提供以下器件作为计时工具,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较方便的计时工具有 ;
A.手机秒表 B.机械秒表 C.教室墙壁的挂钟
(4)某实验小组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并完成实验测量后,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1中,并将数据转换后填写在表2中,请将表2中空缺的数据填写完整。由表1的数据转换成表2数据的好处是________。
表1
从点O开始的路程s/cm | 0 | 20 | 40 | 60 | 80 |
从点O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9.94 | 19.94 | 29.85 | 39.87 |
表2
区间s′/cm | 0~20 | 20~40 | 40~60 | 60~80 |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 9.94 | 10.00 | 9.91 | 10.02 |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cm﹒s-1) | 2.01 | 2.02 | 2.00 |
(5)请根据表1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像________,根据表2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气泡运动的v-t图像。________为了用足坐标的尺度,一般根据所测量的最________(长/短/任意)时间值及横坐标的最大格数来确实每一小格的时间值。观察甲图像可知,该图像与数学中的________函数图像的特征一致;对比这两个图像,它反映的物体运动的规律________(相同/不同)。
15.(24-25八年级上·重庆·期中)如图是小帅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为方便测量时间,斜面要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
(2)AB段路程sAB=________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________m/s;
(3)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AB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BC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AC的平均速度为v3,则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v1”、“v2”或“v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
参考答案
1. C
【规范解答】A.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故A错误;
B.小车在AB段的路程为
所用时间为
AB段平均速度为,故B错误;
C.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开始会晚一些,测量的时间会偏小一些,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时,时间偏小,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故C正确;
D.小车在BC段的路程为
所用时间
BC段平均速度
由于,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