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 的选项。(本部分共30题,每题2 分,共60分)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陈化成 B.林则徐 C.魏源 D.邓世昌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3.太平天国运动定都于今天的( )
A.北京 B.金田 C.南京 D.广州
4.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5.洋务运动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的企业代表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6.下列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劳动者》
7.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 )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8.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民族民权民生 B.民族民权民主
C.民主民权民生 D.民族民主民生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资政新篇》 B.《明定国是》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0.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旗手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毛泽东
11.阅读下图,这一时期棉花等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是由于清朝( )
A.积极推进对外贸易 B.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走向解体
C.手工业水平的落后 D.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12.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该论述中的“这场战争”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3.“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火烧圆明园 D.旅顺大屠杀
14.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变法通议》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5.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影响 B.爆发背景 C.性质 D.失败原因
16.“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和实践没有向政治改革继续前进,但他们确实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 工具,为社会进步的部分质变和量变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 驱。”“这些人”应属于(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7.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 “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 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 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直接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极大的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彻底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18.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日本借机从我国获得了诸多权益,其中要求: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由此可以得出(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9.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0.1895—1898 年,中国民间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右表),它们在当时起到的直接影响是( )
A.近代工业迅速崛起 B.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C.革命党人伺机而起 D.马克思主义广为流传
21.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由农民阶级领导 ②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③都积极反抗外国侵略者 ④都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1900年,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处,但为数必将重大无疑”。材料中 “联军”是指( )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联合国军
23.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是写给谁的?( )
A.邓世昌 B.谭嗣同 C.孙中山 D.张自忠
24.《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A.同盟会 B.义和拳 C.光复会 D.国民党
25.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黄花岗起义 D.辛亥革命
26.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27.陈独秀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具体是指( )
A.民主与自由 B.民主与共和 C.自由与科学 D.民主与科学
28.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 )
A.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29.下图油画描绘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15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
30.中共二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 )
A.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 B.决定发起五四运动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40分)
31.中国近代化历程
材料 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直至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 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新、曾国藩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 运动,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建立君主立宪……这无疑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 代化。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 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 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 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①自步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挨打受难的同时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②鸦片战争的打击是促使曾国藩等人进行自强运动的唯一原因。( )
③戊戌变法是继洋务运动后进行的一次更深层次的近代化探索。( )
④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救民方案中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纲领,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材料中的观点“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并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32.侵略与反抗
(1)材料一中的漫画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面对这一局势,有识之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2)描述材料二漫画的主要寓意。判断这一局面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这给 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结合所学说明导致材料一、二所示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觉醒年代
材料一 某历史大事件过程(节选)
1、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汇集于天安门,进行大规模游行。2、5月5 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3、5月9日,上海各学校全部罢课。
4、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5、6月3日,北京学生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多名学生被捕。
6、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罢工工人总数前后约有六、
七方人之多。商人罢市,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7、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信息,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斗争主力上来看,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这对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新青年》杂志宣传的主流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中华大地上,系统宣传这一新思想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说明在材料一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后材料二中新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新特点。
材料三 (见下图)
(3)材料三中的建筑在何地?毛泽东为何称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4)结合所学,阐述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与材料三之间的联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从“觉醒年代”的青年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 的选项。(本部分共30题,每题2 分,共60分)
1、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被誉为“禁毒第一人”的近代民族英雄,B项正确;ACD项与虎门销烟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沙俄共割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中国土地最多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是帮凶,英国、法国是侵略者,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沙俄共割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中国土地最多的国家。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