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联合国“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领导人分别是( )
A.1839年,林则徐 B.1841年,关天培
C.1842年,陈化成 D.1851年,洪秀全
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有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4.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C.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6.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捐赠仪式。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8.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这把火腾空燃烧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0.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指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海国图志》
12.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13.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图示空白处应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4.“大将筹边尚末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赞颂了晚清收复新疆的湘籍名人,他是( )
A.曾国藩 B.谭嗣同 C.左宗棠 D.邓世昌
15.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前期的有识之士的探索历程,①处应填( )
A.军事技术 B.文学艺术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16.如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清末郑观应写了一首诗:“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这首诗描述的战役和英雄是( )
A.丰岛海战—徐邦道 B.黄海大战—邓世昌
C.威海卫战役—丁汝昌 D.平壤战役—左宝贵
18.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0.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局部,其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1.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侵略史。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收。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到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1839年的这场运动”和“战争”分别是哪一重大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为什么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3)材料三中“两个强盗”指的是谁?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战争期间?
22.中国近代史既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中为轮船招商局,1872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操办,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它是在哪一口号下开办的?除此之外他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
(2)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3)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指的是哪次战争?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
【解析】
【详解】依据“国际禁毒日”可知与虎门销烟有关。虎门销烟是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所以A项符合题意;BC项与鸦片战争有关,排除;D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排除。故选A。
2、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及所学知识可得,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利用船坚炮利将中国的大门打开,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正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之后发生的事情,不符合材料“最初一步”,排除A项;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不符合材料中的“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排除B项;19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要晚,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