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2日
资源编号 28103

2022年统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2022-05-16 小升初 0 3,44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年统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其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唐]卢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但使:只要。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④白羽:指箭。   ⑤没:陷入。

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2分)

飞将(jiāng  jiàng)       将军(jiāng  jiàng)

2、诗中的“飞将”和“将军”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      )。(2分)

A、霍去病      B、李广    C、薛仁贵     D、卫青

3、请分别写出每首诗最后两句的诗意。(4分)

《出塞》: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4、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4分)
                                                               

5、写一句你积累的边塞诗:                               。(2分)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的        

2、“独”的意思是         ,“倍”的意思是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        , 是农历        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        

1、把诗句补充完整。题目的意思是                                              

2、这首诗是       代诗人           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                的思想感情。

3、诗中“挑”的意思是           ,“促织”就是              。作者看到             ,料想                                        ,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人            

2、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_        不识: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

6、“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悲伤语还是豪壮语?请说一说理由。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死去_________,但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________________。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七、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几时休:_____________   熏:_________________   醉: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八、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              恃:               抖擞: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九、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十、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清明》一诗描写的是   (节日)时的景象。

3、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4、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

十一、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古诗第一句写出了                的节日氛围。
3、“新桃”在诗中指           ,“旧符”指          

4、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     )的前景。

A、光明美好          B、灰暗迷茫

5、第四句既写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     )的意思。 A、喜新厌旧  B、除旧布新

十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泥融飞燕子,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人通过对花草、燕子、 鸳鸯 等景物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3、诗的前两句写了                                            这些景物,描绘了            (填季节) 的美景。(5分)

4、后两句中的动词“        ”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    和鸳鸯的         。 (4分)

5、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            

十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把古诗补充完整。(2分)

2、《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是    (填朝代)僧人,能     。这首诗是  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____诗。 (5分)

3、我能猜出“芦芽”是一种植物,因为                       。(2分)

4、这首诗抓住了画面上的、嬉戏的、满地的、短短的  等景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景图。

5、哪一句诗是作者的想象?用“       ”画出来。

6、读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3分)

                                                           

十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长恨春归无觅处,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           ,全诗表达出作者由                  的感情。(3分)

3、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4分)

觅:           。                      芳菲:          

4、这首诗中前两句蕴含了物候现象,这是因为             引起的。李白的《塞下曲六首》中也有两句与此原因相同,这两句是:                            ,                           。(3分)

5、(1)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2分)

                                                           

(2)指出诗中所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赏析。(3分)

                                                            

十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 里黄云白日曛,                      

                     ,天下谁人不识君?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

2、从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      诗,诗人要远行的朋友是   

3、诗人与友人分别当天的天气非常          (A、晴朗  B、阴沉),这一点可以从“                                    。”句中看出。

4、诗人用“                                    。”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哀愁,用            的修辞手法,激励朋友增强自信心,努力进取。

5、有关送别的古诗名句还有“                                    。”

十六、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13分)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 分)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 ,从中可以体会到                                。(2分)

4、说一说你从《凉州词》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 分)

(1)“从军行”和“凉州词”都是乐府曲名。(     )

(2)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     )

(3)“春风/不度玉门/关”-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

(4)《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白云”“孤城”“山”等景物。(      )

十七、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十八、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①故人庄②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③,青山郭外斜。

开轩④面场圃⑤,把酒⑥话桑麻⑦。待到重阳日,还⑧来就菊花。

【注释】

①过:拜访。   ②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③合:环绕。

④轩:窗户。   ⑤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⑥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⑦话桑麻:闲谈农事。⑧还:返,来。

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描写田园的  B.都是描写会友的

C.都是描写童趣的  D.都是描写送别的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描述的。

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

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

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  )

(2)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

(3)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  )

十九、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

1、jiàng  jiāng

2、B

3、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还健在的话,绝不会允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4、“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体现了边关将领飞将军的武艺高超,正因如此,王昌龄诗中才对飞将军这样的边关将领充满欣赏和期盼。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2022年统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3)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2022年统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810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