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27823

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

2022-05-08 七年级下册 0 2,67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单元过关测试

单元过关测试

(本试卷共23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挑逗(tiǎo)    孱头(càn)    迸溅(bìnɡ)    气冲斗牛(dòu)

B.校补(jiào)    弧形(hú)     滞笨(zhì)     千钧重负(jūn)

C.喷香(pèn)    菌子(jūn)    修葺(qì)      锲而不舍(qì)

D.诘问(jié)    告罄(qìnɡ)    亘古(ɡènɡ)   怏怏不乐(yā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商酌   震悚   斑斓   迥乎不同          B.烦燥   谰语   闲瑕   家喻户晓

C.深宵   屏障   妥贴   锋芒必露          D.羸弱   取蒂   愧怍   微不足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不期而至的期末考试,同学们积极准备,认真复习。

B.对于青年见义勇为的行为,大庭广众纷纷表示支持。

C.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的道理。

B.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济南市各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语文课堂是微缩的言语交际场,学生可以学习言语交际的本领与素养。

D.能否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前提和保障。

二、课内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 B.濯清涟而不妖濯:洗

C.不蔓不枝蔓:枝茎 D.宜乎众矣宜:应该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

B.濯清涟而不妖而钱不沾湿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

D.莲,花之君子者也卿今者才略

7.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C.文章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作者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的主旨是“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三、课外阅读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思永,字季长,庐陵人。儿时,旦起就学,得金钗于门外默坐其处。须臾亡钗者来物色,审之良是,即付之。其人欲谢以钱,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则匿金矣。”

始就举,持数钏为资。同举者过之,出而玩,或匿其一于袖间,众相为求索。思永曰:“数止此耳。”客去,举手揖,钏附于地,众皆服其量。

居母丧,窭甚,乡人馈之,无所受。子卫,亦孝谨,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族里称之。

(注释)①钏: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等穿起来做的镯子。②窭:jù,贫穷、贫寒。③以:因为。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一处)(2分)

得 金 钗 于 门 外 默 坐 其 处

9.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

10.“众人服其量”的原因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从文中看,彭思永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四、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刘禹锡被贬南方期间。引,古代的一种文体,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11.诗歌第一、二句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等意象,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氛围。(3分)

12.有人说“孤客最先闻”中的“最”字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五、句子默写8分)

13.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7)《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六、名著阅读4分)

14.名著导读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该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_______,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2分)

(2)A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多次险情,上面选段中“这次战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七、语言表达4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有梦想的人生是最精彩的。以梦为马,不负韶华。(B)梦想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你前行的方向;梦想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你前进的道路;梦想就像,。愿你心中有梦想,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1)请将画线(A)句改写成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意)(2分)

(2)参照画线(B)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2分)

八、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爸爸的手指

①这是一桩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②我的老爸爸也许早已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③那年,我九岁。

④一日,坐在大厅里的一张桌子上练习大楷。门铃响了,父亲应门,是邻居。两个人,就站在大门外絮絮交谈。那天,风势很猛,从屋外侵入的风,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一只手提着毛笔,另一只手去按大楷本子,淋漓的墨汁滴滴答答地滴在桌子上,十分狼狈。我于是搁下毛笔,跑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而骤然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惊骇地听到父亲发出的惨叫声。

此刻,父亲的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一团;连梳得平平顺顺的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起来;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扭来扭去,像盘根错节的树根。

⑥一看到我伸出门外想一探究竟的脸,父亲霎时暴怒地扬起了手,很明显的,他想狠狠地掴我一个耳光。那强劲的掌风,有雷霆万钧之势。然而,不知怎的,他的“铁砂掌”还没有汹汹地盖到我脸上来,却又被硬生生地控制了,颓然放下了手。我好像一只受惊的小羔羊,簌簌抖着,虽然死里逃生,却不明白为何惹得好脾气的父亲如此暴怒。

⑦这时,邻居以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呀,刚才,你父亲的手就放在门缝处,你看也不看,就用力关门……”

⑧啊,原来鲁莽的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频频搓着发红发肿发痛的手指,没有看我。十指连心,父亲那种痛入心扉而又深入骨髓的感觉,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九岁的孩童,我所关心、我所担心的,是父亲究竟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⑨父亲不会。

⑩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老大老大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在客厅里做功课的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五指被夹的那种痛,直捣心窝啊!当时,我真想狠狠地掴她一记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我凭什么打她?”

⑪我惊呆了。

⑫父亲这几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却像划空而过的一道光,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

(选自《意林》2019年第13期,作者尤今)

16.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爸爸的手指”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7.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阅读第⑩段,想象一下父亲当时说下面一句话时,哪些词语会进行重音处理?为什么?(写出两处即可)

“五指被夹的那种痛,直捣心窝啊!当时,我真想狠狠地掴她一记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我凭什么打她?”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此刻,父亲的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一团;连梳得平平顺顺的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站”起来。

18.第⑨段单独成段,请说说其表达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

好一朵木槿花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④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⑤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⑥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⑦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⑧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⑨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⑩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⑪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⑫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⑬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⑭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⑮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⑯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

(作者宗璞,文章有删改)

19.阅读全文,填空。(2分)

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依次是:轻视 → ________ → 欣赏 → 赞美 → ________。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

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21.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安排结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22.本文赞美了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阅读全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九、作文50分)

23.按要求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那一刻”令你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你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5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8分)

1.【答案】B

【详解】

A.迸溅(bìnɡ)——(bèng),气冲斗牛(dòu)——(dǒu);

C.菌子(jūn)——(jùn),锲而不舍(qì)——(qiè);

D.亘古(ɡènɡ)——(gèn),怏怏不乐(yānɡ)——(yàng);

故选B。

…………

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782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