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议论文阅读-2022年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2日
资源编号 25368

专题08议论文阅读-2022年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

2022-03-23 小升初 0 1,71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9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资料来自专辑:2022年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江苏)

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议论文阅读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

一、经典分析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4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________    瞬间——________

43.作者把________比喻为的宴席。把________比喻为的快餐。

4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致    永恒

2.阅读    电视前的观赏

3.阅读书籍

4.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让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阅读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只要认真阅读就会理解透彻,让人受用终身,也会让人爱不释手。

【错解分析】1.很多同学会写所给词的反义词,但忽略了去文中找,致使失分。

  1. 本体找错,错答零食。故失分。
  2. 在文中搜索不到关键句,自己总结导致失分。
  3. 只能答赞同或不赞同,但是有的同学答了两面致使失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反义词,学生需要先理解词语的含义,再仔细阅读文本内容,从文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是指大略的,仓促的,不经心的。所以其反义词是文中的“细致”。

“瞬间”是指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所以其反义词是文中的“永恒”。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

根据“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可知,这句话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阅读比喻为宴席,将电视前的观赏比喻为便捷的快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感受。

3.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的“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可知,阅读书籍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仔细阅读文本内容可知,作者认为阅读书籍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希望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本题则需要学生根据作者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写明自己赞成或不赞成的理由,合理即可。

二、巩固练习

对手,你好

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在。牧场主又请来医生对羊群进行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原来,狼先生生前的光临,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狼的骚扰,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狼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每种生物都有对手。

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了敌人,秦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个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你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自毁长城。

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台,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而因罪下狱。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将失去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一声:“对手,你好。”

(注释)十八盘:原指登泰山极顶必须经过的1594级台阶,常比喻很难的事情。

1.本文第1自然段中加点字“请”是作者精心设计选择的一个动词,联系下文看,选择这个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本文颇具新意,指出只有狼的存在,才有羊群的发展。

B.本文的主要意图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是一致的。

C.本文意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竞争,锐意进取,并且告诫人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D.本文作者认为,泰森由于击败了所有的对手,所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E.正因为对手是人生路上的好朋友,所以本文作者亲切地向对手致意“你好”。

F.作者认为:自己也是人生征途上的重要对手。

4.为了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精选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依次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狼为生存而吃羊,羊因生存依靠狼,这就是生物链。请再举一个你熟悉的生物链。(作必要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题。

最苦与最乐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希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拉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的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责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已立了一种契约,使走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郡良使时时刘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使走过的苦疙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③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走真乐。人生须知逝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人问的一种趣味。却定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翱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走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⑤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长成,郡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走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6.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

7.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①“卸却”责任指什么?(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解除”责任指什么?(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尊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 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 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2.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用“\”画掉。

13.用“        ”在第④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发联想的句子。

14.蚂蚁逃离火海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多选)

A.舍己为人            B.团结合作            C.积极进取            D.锲而不舍

15.“我”为什么要尊重卑微?(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哪些人或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岛失踪之谜

①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春天,一个自称地质学博士名叫哈斯顿·舒尔茨的人,在柏林向记者们发表了一番惊人的讲话:“我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证实外星人每年都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他还说:“这些被盗走的岛屿都是无人居住的,但有人居住的岛屿被盗也只是时间问题。”

②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而盗走整个岛屿,不仅能够得到土样,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研究对象,比如上千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等。

③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④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确实发生过神秘失踪的情况。不过,造成小岛失踪的并不是什么外星人,而是一种巨大的星鱼。

⑤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

⑥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当它们游动时,就像一只旋转的盘子,因而被当地的人们戏称为“水中飞碟”。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吃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空中拍摄到的一系列照片显示,有些海岛竟漂离原来位置好几海里呢!

⑦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

17.提出自己的疑问(至少一处),写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18.边默读边作批注(不少于三处),批注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19.根据文章内容判断。

①哈斯顿·舒尔茨发表的“外星人每年都要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的论断是错误的。(_____)

②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不到一年的研究就揭开了小岛失踪之谜。(_____)

③“星鱼”,顾名思义,就是只有5个腕足,像五角星一样的鱼。(_____)

20.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罪魁祸首”的意思。

罪魁祸首:________

21.短文围绕“小岛失踪之谜”讲了哪几方面内容,试着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首。

22.写出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练习。

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   );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    );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    );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   )。www-2-1-cnjy-com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囫囵吞枣。(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并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25.将下列词语填人第②自然段中。

文学书  科学书  哲学书  历史书

26.在文中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2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乐此不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了短文后,再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1)“读书好”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读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好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仔细阅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仿照这样的写法,接下去再写一句。

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鸟巢是鸟儿的家吗

①许多人认为鸟巢就是鸟儿的家,每当风雨袭来,它们会躲进这个“避风港”,每当夜幕降临,它们会在这个“安乐窝”里睡觉,事实果真如此吗?

②科学家发现,狂风暴雨时,许多鸟并不躲在窝里,还有许多也不在巢里过夜。夜晚,野鸭和天鹅把脖子弯曲(qū  qǔ)着,将头夹(jiā  jiá)在翅膀间,(漂  飘)浮在水面上入睡;鹤、鹳及鹭等长腿鸟类,更是站在地上睡觉。2-1-c-n-j-y

③(即  既)然不在巢里睡觉,那么鸟儿辛辛苦苦(的  地  得)筑巢,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对于大多数鸟来说,鸟巢不是它们的家,而是它们精心建造的“产房”。雌鸟大(多  都)在巢中产卵,产卵以后,它们就呆在里面孵卵,有时雌鸟和雄鸟轮流伏在巢内孵卵。小鸟出壳后,鸟巢里便热闹起来,随着小鸟逐(zhú  zhuó)渐长大,鸟巢越来越拥挤,以致后来,都没有它们爸爸、妈妈的立足之地了。等到小鸟飞离“产房”后,经风吹雨打后的鸟巢已破烂不堪,这时,它们的使命已经完成,就被鸟儿们抛弃了。

④有的鸟是不筑巢的,它们孵卵不需要“产房”。南极的企鹅,是雄企鹅把卵放在脚面上孵化的。

⑤有没有以巢为家的鸟呢?有。如喜鹊和一些猛禽,一年四季都居住在鸟巢中。在我国吉林省曾发现一个喜鹊窝,喜鹊在里面度过了9年时间。美国有一对秃鹫,在一个直径达2.47米的大巢里住了整整36年。

⑥少数鸟确实以巢为家,但对于大多数鸟来说,它们的巢只是“产房”和“育儿室”,而不是家。

30.给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打“√”。

31.“堪”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①可以,能,足以。②忍受,能支持。在“破烂不堪”中,应选择第(____)种意思。“破烂不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2.第①自然段中的“避风港”“安乐窝”指______,称它为“避风港”是因_______。

33.课文第⑤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了______和_______的例子来证明。第⑥自然段在文章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

34.用简单的话,概括②、③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读鲁迅

①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微光,是万物皆浊中的一片清新,显得那么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②还读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俪,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③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也读他自己。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更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颜,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④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选定文艺工作者便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他在那个充满白色恐怖的年代里,依然同情、支持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这一预见的正确,早已被事实证明了。

⑤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频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宁心静神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3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笔耕不辍:_________________

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

36.选文①②自然段从鲁迅先生的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赞扬了他的伟大和崇高。

37.选文第③自然段作者看鲁迅的头像时,为什么不用“看”,面而用“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狼先前在此,对羊群有天然的“优生优育”作用,现在狼患除了,羊群却疫病不断,为羊群能够优生优育”,只好请几只狼放回到附近山里。

2.“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狼要吃羊,但是羊群没有狼这个对手,灾难也会到来。也就是说要保护和发展羊群,还必须放羊群原天敌——狼归山。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和体会吗?

3.BCF

4.羊群的兴衰过程。    秦朝的兴亡。    拳手泰森的胜败。

5.老虎为了生存而吃鹿,鹿因生存依靠老虎。

【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分析。“请”表示请求,态度是友好,甚至带着敬意的。联系加点字的位置,“请”的对象是狼,对比前面“围猎狼群”,态度转变很大,这不禁让人好奇背后的原因,吸引读者往下看。联系下文可知,狼的存在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

…………

专题08议论文阅读-2022年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9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专题08议论文阅读-2022年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 https://www.0516ds.com/25368.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