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统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宗旨:振兴中华
性质: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作品作者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
2、三民主义的地位——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
义是核心。)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人物:刘道一、蔡绍南
2、安庆绍兴起义 人物:徐锡麟、秋瑾(浙江绍兴女革命党人)。
3、广西起义 人物:孙中山、黄兴(孙中山直接领导)
4、广州起义 人物:孙中山、黄兴、赵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所以这次起义也叫黄花岗起义。)
5、武昌起义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2、起义的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选黎元洪为都督。
4、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
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1912年1月1日(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中华民国成立。
2、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3、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1911年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过程
(1)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结束。
(2)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在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
(4)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 1912年3月11日
2、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时间:1913年
导火线:宋教仁案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二、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3、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1、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