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21163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11-06 七年级上册 0 96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

(测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拼音补出文段中的汉字。(3分)

秋天,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cháng yáng(________)。翻开《千家诗》,诗作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xuàn(______)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liáo(_____)乱,心旷神怡;聆听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感受文学潜移墨化的力量,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跻身世界名校哈佛……秋天,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昂然挺立,那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擎天撼地:形容力气巨大。擎:举起。撼:摇动。)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新战略,是湖南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弯道超车”: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使。)

D、时下,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 ,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俄罗斯世界杯球场外人声顶沸,这里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忠实球迷,有的举杯狂欢,有的抱头沉思,有的相拥而泣,有的欢喜而歌。

B、胡适1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这样一位严师慈母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了他很深的影响,然而此次一别,胜似抉别!

C、儿时我们在乡野小道上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亲密无间,如今再次相见,却形同陌路,不禁让人感概万千。

D、杭州桐庐的民宿大多位于山腰之间,远离尘世的纷扰,于青竹茂林间觅得一方净土,小巧的房子依溪傍山,多有野趣。

4、请根据要求填写诗文名句。(6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论语>十二章》中,教导我们要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分)

(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10 篇。

B、《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琐记》。

C、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下面文字节选自潘旭澜《<朝花夕拾>的艺术》一文。请你结合作品中有关“阿长”的具体内容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使我想起中国史传文学中“不虚美”“不隐恶”的主张。我认为,这既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与现实主义精神相通的。《朝花夕拾》

不是史传文学,但作为写真人实事的散文,这样来写人物,无疑是应该肯定的,而且,对于文学创作中,描写较为复杂的性格,避免将人物简羊化、绝对化也是有益的经验。

6、综合性学习与探究。(8分)

汉字,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每一个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看着它们,不能不让人产生遐想。

班级开展“走进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辨析结构)从字形结构上来说,现代汉字可分为形声字、会意字和记号字。请从“村、水、抓、山、明、林”中任选两个字,指出其造字方法(形声、会意、象形)。(4分)

①所选汉字:              造字方法:          

②所选汉字:              造字方法:          

(2)(妙解汉字)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2分)

请你仿照这种解释,从“雅、趣、研”中任选一个,说说“汉字中的哲学”。

(3)(表达感悟)鲁迅对中国文字的评价: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从汉字音形义的角度,用一句话表达你对汉字的赞美之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

德宏的冬色

依屯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寥的冬天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来。

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爽凉。即使时令已是三九,但那满山的绿还浓得化不开;那春日间开放的花儿,还在一朵接着一朵地开放;那蜜蜂和蝴蝶也仍旧飞来绕去,曼舞轻歌;村头的芭蕉树和大青树并不把四季刻进年轮里,翠绿依旧。所以,我更喜欢德宏冬日里那种依然故我的姹紫嫣红。

④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的乳汁。才进入立春,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⑤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编织的浓荫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剩芽分蘖的麦子也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的白霜,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的火把,正躯赶季节的低速,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涧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文章局部有改动)

7、文中第④~⑥段是从哪三方面来描写德宏冬色的?(3分)

8、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9、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中加点词“点缀”的含义。(4分)

10、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离开德宏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呢?(4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 ①外兄:表兄。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取而疾走(        )(2)反长安(        )(3)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        )

12、下列加点字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 ”一句中 “以” 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公亦以此自矜

C、徐以杓酌油沥之        D、投以骨

1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断两处) (2分)

责 往 田 则 携 至 田 畦 踞 高 阜 而 诵

14、小敏和小宇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润中。

15、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0分)

17、下图是一幅中国画,请你发挥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画中人物故事。(80字左右)

五、作文。(30分)

18、十三四岁的你,刚刚走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可贵的亲情;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功;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能表达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 【答案】 徜徉   绚   缭

【解析】本题是考查字形。结合平时的积累以及具体的语境来书写汉字即可。注意“缭”字的写法。

2、 【答案】C

【解析】C项,这里不是用词语的本义,弯道超车是从赛车术语引申过来的,现在一般在经济领域中用得多。“弯道超车”比喻危中有机,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的功效。

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和正确书写。仔细把握句子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和拼音确定词语,仔细区别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错别字改正为:A项“人声鼎沸”。B项“诀别”。C项“感慨万千”。D项正确,故选D。

4、 【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   (2)应傍战场开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断肠人在天涯   (5)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字:“羌”“傍”不能写成“伴”,“烛”“涯”。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2116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