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新素养·史料实证】1.《过秦论》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推行郡县制 B.徭役繁重 C.赋税沉重 D.刑罚残酷
【新素养·历史解释】2.秦朝是“成也法家,败也法家”。它的成功,是建立了高效的汲取制度;它的失败,是这套制度没有可以约束它的力量,导致它汲取过度,超过了民众的承受力。该观点最能说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法家思想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度
C.秦末农民大起义 D.秦朝残暴统治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刑罚残酷 C.偷盗猖獗 D.徭役繁重
【跨学科·电影与历史】4.电视《火烧阿房宫》真实地再了两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为建阿房宫和其他工程,秦朝每年役使大量犯人、奴隶和平民,这反映了秦朝哪一方面的暴政( )
A.刑罚残酷 B.赋税沉重 C.徭役繁重 D.兵役繁重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5.《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秦末农民起义的( )
A.经过 B.原因 C.特点 D.影响
【新素养·史料实证】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革命怒吼声,划破万里长城,“奋臂大泽而天下应”,谱写了历史的壮丽篇章。这场农民起义( )
A.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B.借助了民间的太平道
C.攻占了封建王朝的都城 D.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新情境·典籍中历史】7.《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材料提及的起义(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根本原因是遇雨误期
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D.发生于公元前2世纪
【新素养·史料实证】8.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果腹,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千里之地尽是尸骨,百姓生活并不如意。下列两幅图片有何关联( )
A.秦朝人民修筑长城热情高涨 B.秦朝繁重徭役激化社会矛盾
C.秦朝刑法严酷激起民愤 D.起义胜利秦朝灭亡
【新素养·时空观念】9.准确把握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这一年属于( )
A.公元前1世纪初期 B.公元前2世纪初期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新素养·史料实证】10.“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它是成语 “破釜沉舟”的出处,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请问此次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领导者是谁?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陈胜在什么地方建立了哪一政权?
(3)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农民起义。
1.如图可知,秦朝( )
A.徭役十分繁重 B.赋税非常沉重 C.妇女人口过多 D.人口结构复杂
2.湖南益阳出土的简牍《秦二世元年文书》记录,秦二世的即位是秉承秦始皇的遗诏行事,而不是像《史记》所记载的靠伪造诏书而夺得帝位。这一简牍的发现( )
A.否定了《史记》的真实性 B.可以与《史记》相互印证
C.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D.厘清了秦二世继位的真相
3.下表是秦朝征发徭役情况表。据此可以推知,秦朝( )
秦朝人口 | 每年征发徭役人数 | 服役人数占总人口 |
约2000万人 | 300万人 | 15%以上 |
A.阶级矛盾尖锐 B.重视国家建设
C.经济实力雄厚 D.集权统治强化
4.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公元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连年征调徭役丧失劳力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5.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毁坏、崩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秦朝的土崩瓦解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的暴政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罚
6.《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陈胜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后来自立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在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中,考古专家在出土的简牍中发现一件觚上有“张楚之岁”的字样,证明了秦汉之间确实存在过“张楚”这个政权,也为学术界对此研究提供新线索。这体现了( )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史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当时秦朝已经灭亡 D.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7.从如图中能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秦的暴政引发秦末农民大起义 B.陈胜吴广的起义方向是自西向东
C.陈胜吴广的起义是第一次农民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控制了大泽乡地区
8.下表是某班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第一幕:秦朝暴政 | 第二幕:戍边遇雨 | 第三幕:揭竿而起 | 第四幕:张楚政权 |
A.武王伐纣 B.楚汉相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巨鹿之战
9.《史记》中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材料提及的起义( )
A.因商纣王的残暴统治而爆发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C.是西楚霸王领导的 D.曾经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10.如图所示史事描述正确的是( )
《大泽乡起义》
A.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在巨鹿之战中歼灭了秦军主力
C.使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D.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1.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史料中“秦楚之际,号令三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本原因是由于陈胜吴广起义 B.大泽乡起义是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
C.刘邦率领军队攻入咸阳取得最终胜利 D.说明战乱频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 )
A.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 B.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统治忽视思想建设
13.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如图板书设计,其标题(空白框处)应为( )
A.秦统一六国 B.秦末农民大起义
C.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D.三国鼎立
14.“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率兵攻入咸,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5.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先举起反秦大旗的农民领袖是项羽和刘邦
B.陈胜、吴广起义灭掉了秦王朝,建立了汉朝
C.刘邦率领义军最先攻入咸阳灭掉秦朝,建立了张楚政权
D.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主力
…………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样就巩固了统一,推行郡县制不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 秦朝实行暴政,表现在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这些原因最终导致秦朝速亡,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 D
【解析】根据材料“成也法家,败也法家,它汲取过度,超过了民众的承受力”和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赋税、徭役、兵役沉重,秦朝的残暴统治是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法家思想的影响和秦末农民大起义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项;中央集权制度与秦朝的灭亡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故选D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