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5 古诗文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请赏析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同学们想为《次北固山下》一诗配上合适的画面,请写出你的设计构思。(友情提醒:可以从选景、布局、色彩、线条等角度加以说明)
构思: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乙】春思
[唐]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
【知背景】①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在贬谪期间,诗人郁郁寡欢,生活变得苦闷起来。
【绘画面】
(1)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写法】
(2)甲诗后两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后两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甲】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蟾宫曲
[元]刘秉忠
梧桐一叶初凋,菊绽东篱,佳节登高。金风飒飒,寒雁呀呀,促织叨叨。满目黄花衰草,一川红叶飘飘。秋景萧萧,赏菊陶潜①,散诞逍遥。
[注释]①陶潜:又名陶渊明,东晋隐逸诗人。
(1)两首诗中都有叠词,下列对叠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中“澹澹”形象地写出了大海水波荡漾的样子,富于动感。
B.【乙】诗中“飒飒”“呀呀”“叨叨”模拟声音,有身临其境之感。
C.【乙】诗中“萧萧”二字,让人仿佛看到了热烈而灿烂的秋日景象。
D.两首诗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2)两首诗都描绘了秋景,诗人抒发的情感相同吗?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
(1)《定林所居》中前两句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两首诗歌都写到江南春天的美景,但诗人欣赏景物的情感却不尽相同,结合诗歌分析他们的情感有何不同?
6.阅读下面两文,回答下面题目。
【甲】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乙】
襄邑道中(南宋 陈与义①)
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①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
(2)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7.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陂(bēi):水岸。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yī),水波。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①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促织:俗称蟋蟀。②篱落:篱笆。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村晚》一、二两句内容。
(2)两首诗都写出了儿童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赏析。
(3)两首诗表达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重送①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刘裴二人曾_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已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
(1)展开想象,描绘“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的画面。(50字左右)
(2)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从军行·其二
李白
百战沙场①碎铁②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③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选择《全唐诗》,中华书局)
【注】①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②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③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描写城南塞外萧瑟之景,将英雄的精神气概烘托得异常鲜明而突出。
B.诗歌通过对这位将军的细致肖像描写,展现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
C.诗歌最后一句的“独”字写出了这一场无法挽回的败战的无力之感。
D.诗人不直述战事进展,而将读者置身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2)简析“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一句如何体现征战之苦的。
10. 甲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选自《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乙
过江诸人①,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是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②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③。”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注]①过江诸人:西晋败亡,士大夫纷纷南渡长江来江南避难。②戮力:合力,协力。③楚囚相对:比喻在国破家亡时含悲泣苦,束手无策。
(1)描绘甲文画线句所展现的画面。
(2)阅读文段,完成表格。
方法 | 句子 | 释义 | |
组词猜读 | 与儿女讲论文义 | 轻烟老树寒鸦 | 文义:文章的义理
轻烟:(1) |
课内迁移 | 每至美日 | 日中不至 | (2) |
联系成语 | 油然而生 | 愀然变色 | (3) |
查阅字典 | 皆相视流泪 | A.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B.共同,相互 |
(4) (填字母) |
(3)乙文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B.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C.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D.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4)课文《咏雪》选自《言语》篇,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乙文更适合归入哪一篇?根据贴士,结合课文与乙文,说明理由。
贴士: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11.古诗阅读。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展现的画面。
(2)本诗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从语言内容、情感态度或表达效果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认为诗句受世人喜爱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 (1)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将萧瑟凄凉的哀景与温馨怡人的乐景进行对比,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2)表现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寂寞孤独、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实词的鉴赏。
诗的前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分别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前者是萧瑟凄凉的哀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元素,传达出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后者则是温馨怡人的乐景,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等元素,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暖、安逸的感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视觉效果上,更体现在情感表达上。通过对比,游子身处异乡,面对萧瑟凄凉的景象,不禁想起家乡的温馨和美好。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