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课内议论文阅读-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6日
资源编号 99954

专题20 课内议论文阅读-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5-05-15 小升初 0 75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

专题20 课内议论文阅读

备注:以六年级的课文为主

【六下第12课】《为人民服务》

一、课题解读

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二、课文重点句子

1.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答:这段话共有四句话,都是紧扣“不怕批评”这个中心意思写的。第一句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二句指出不怕任何人批评;第三句指出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这四句话内容越来越具体,逐层深入地阐明课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或”:有的人。“于”;表示比较。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里;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3.结合课文后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1)这句话是说:人本来会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2)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翔躬尽瘁,死面后已,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周总理总理虽然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心里,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3)人总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

(4)这一句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

4.“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点明主题。这句话告诉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

(2)“完全”“彻底”两个词不仅体现了用语的严谨,也是作为领袖向全党全军树立的高标,更是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三、问题探究

1.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对待生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二是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三是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

四是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这篇演讲稿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这篇演讲稿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人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有的死比泰山还重,如为人民利益而死;有的死比鸿毛还轻,如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4.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你了解的人中,还有谁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工作,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因此,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我了解的人中,还有周恩来、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中的“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怎么做?

“共同的革命目标”是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6.读完课文,说说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只要所做的事情是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就能称得上是“为人民服务”。

作为小学生,“为人民服务”就是学习好本领,锻炼好身体,锤炼好思想,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主题概括。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解放全民族。

感悟:张思德这位普通的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今天张思德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六下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课题解读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二、课文重点句子

(1)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4)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问题探究。

1.“把‘?’拉直变成‘!’”中,“?”和“!”分别指的是什么?这样的表达有何好处?

“?”指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指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找到了真理。

这样的表达化抽象为具体,语言凝练,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2.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微”“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真理”。

3.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还能补充一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请仿照这三个事例的表述顺序写)

示例:牛顿坐在树下看书,忽然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砸中他的脑袋。(现象)他捡起苹果,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呢?(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探究,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真理)

4.这三位科学家为什么会成功?请你说说原因。

这三位科学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勤于探索,追根求源。

5.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启发: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直觉,有求知的欲望,有不断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开疑问,发现真理。

四、主题概括。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用科学发展史上的 三个 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锲而不舍 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断实践探究,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感悟:我们对周围的事物通常会习以为常,不善于观察。我们今后要留意身边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典例精讲】

【例1】现代文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关系。

2.本段话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多选)

A.道理论证 B.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专题20 课内议论文阅读-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995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