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5日
资源编号 99951

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5-05-15 小升初 0 32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

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

一、提问方式

1.××词有什么作用?

2.××词能否替换?

二、说明文的语言特征

(一)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表达,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等词,考查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能否删去,如果删去有什么不好。

2.同义词的慎重选用。注意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赏析限制性词语

1.可能、大约、左右。

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只是估计,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在当时、在。限定时间,只说明了××在当时是××,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几乎、几近。“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往往、总是。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大多××,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总是”表明××一定表示××,“总是”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通常、一般。

“通常”表示××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一般”起限制作用,表示××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6.之一。

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据测定。表明数据的来源,有科学依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8.按照他的计算。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9.有些。指“有一部分”的意思,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10.大面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例外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典例1】《飞向蓝天的恐龙》

原文:“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解析:“大约”表约数,说明“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只是作者的推断,并不十分准确,“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典例2】《太阳》

原文:地球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解析:“差不多”表示接近,几乎,说明“三千五百年”这个时间不是完全确定的。“差不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典例3】《故宫博物院》

原文:“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解析: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典例4】《松鼠》

原文: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问题:“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中的“好像”能否删去?为什么?

解析:不能删去,因为“好像”表示不确定的判断或感觉,表明松鼠很怕强烈的日光只是作者的猜测,删去后过于肯定,不符合原文意思。“好像”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二)生动性、形象性

生动: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即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有时还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等。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的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说明的语言风格。

◆说明文语言生动性地体现: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3.说明中融入个人情感(抒情)等手法。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典例1】《松鼠》读句子,体会语言特征。

原文: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松鼠喜欢在高处活动。

解析:像飞鸟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松鼠动作敏捷、轻快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典例2】《松鼠》读句子,体会语言特征。

原文: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解析:运用描写,写了松鼠的外形和尾巴的形状,突出了松鼠的漂亮、灵活等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三)答题格式

【题型1】××词有什么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①解词:解释所指词语的意思。

②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③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2】××词能否删除?

①表态:不能删,不能去掉。

②比较: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

A原来是什么意思;B删去后是什么意思,会怎样(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③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3】××词能否替换?

①表态:不能换。

②比较: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后与事实不符。

③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典例精讲】

【例1】课内文章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文章框架)

①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②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存在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③科学家首先分析了水星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④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水手9号”环绕火星飞行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⑤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非常干燥氧气含量极少,表面温度很低,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⑥1975年“海盗号”的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生命物质是否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

⑦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⑧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问:“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的“至少”二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至少”二字不能去掉,因为如果去掉了,句子的意思就成了“有下面四个条件就足够生命存在”,但实际上有了这四个条件可能还不够,可能还需要别的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至少”二字不可以去掉。“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把“至少”去掉了,那意思就变成了“有这样几个条件就足够生命存在”,但实际上有了这几个条件可能也不会有生命存在,可能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995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