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9日
资源编号 94562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统编版)

2025-02-09 九年级下册 0 86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全国通用): 第一单元: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2课《词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词在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书写,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

(2)诵读四首不同词牌名的词,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理解四首词的内容。

2.教学难点:结合词人的生平和词的创作背景,理解四首词中寄寓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四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

2.把握《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大意,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雄心壮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朗诵下面的诗句。(出示课件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教师:(出示课件2)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继续领略一下边塞风光和仁人志士的志向。

教师板书课题: 12 词四首 (出示课件3)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文本知识

预设:词(出示课件5)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

2.两大流派

预设1:婉约派(出示课件6)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铺叙、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鲜明的长处,融为一体,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

在内容上坚持“词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预设2:豪放派(出示课件7)

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是成为了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教师指导:诗歌赏析三部曲(出示课件8)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三、学习新词

渔家傲·秋思

(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1.作者介绍

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这首词的作者范仲淹吗?

预设:(出示课件10)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所作《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有《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

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预设:(出示课件11)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出示课件12)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zhàng)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lè)/归无计。(qiāng)管悠悠/霜满地,人/不(mèi),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细读本词,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反复朗读这首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1.词句出示:(出示课件13)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讲解:“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这首词的题目,点明季节。“思”,忧思之情。

【注释】 塞下: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点明了地点。

秋来:点明了时间。

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

预设:(出示课件13)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之意。

教师:了解了这句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词。(出示课件14)

预设1:“异”字突出了边塞秋景与中原风光的不同,实际上是写边塞天气寒冷,与词人的家乡吴地大不相同。

预设2:“衡阳雁去无留意”, 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塞的荒凉和将士们戍边条件的艰苦。

2.词句出示:(出示课件15)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

预设:(出示课件15)

【译文】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教师:了解了这句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词。(出示课件15)

预设1:“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塞特有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阕的抒情蓄势,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预设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一个“孤”字表现出守边将士孤独的悲凉之感。

3.词句出示:(出示课件16)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注释】浊酒: 混浊的酒,质量不好的酒。

家:名词用作动词,离家。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

预设:(出示课件16)

【译文】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教师补充:这句话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表现了征人思归而不得的矛盾心理。

4.词句出示:(出示课件16)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羌管:羌笛。因笛出自羌地,故得名。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霜满地: 比喻夜深寒重。

征夫:出征的士兵。

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0.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456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