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屈原(节选)》教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8日
资源编号 94505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屈原(节选)》教案(统编版)

2025-02-08 九年级下册 0 48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统编版 全国通用): 第一单元: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7课《屈原(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

3.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4.体会屈原抨击黑暗、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2)学习本文用象征手法来表现时代主题的写法。

2.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征展开丰富想象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郭沫若、主人公屈原、戏剧知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主旨的把握理解。

2.学习本文用象征手法来表现时代主题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划龙舟及粽子的图片。(出示课件1、2)

教师:(出示课件3)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

预设:是为了纪念我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教师板书课题: 17  屈 原(节选)(出示课件4)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1)走近作者

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6)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女神》。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命文学。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著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甲申三百年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文艺创作。有《郭沫若全集》行世。

(2)作品介绍

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来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帮助下面我们学习本课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7)

全剧分为五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

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3)作品人物

教师讲解:同学们,这篇课文介绍了许多人物,下面我来介绍本文的主要人物——屈原。

预设:(出示课件8)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名平,字屈原。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lǘ)大夫。楚怀王时,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遭靳(jìn)尚等人谗害,被放逐于汉北,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楚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4)戏剧知识

教师:同学们,戏剧是我们初次接触的文学体裁,我们对此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有关戏剧的知识。

预设:(出示课件9-13)

(5)定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按反映的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6)分类 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分:历史剧、现代剧、传统剧、童话剧等

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分:独幕剧、多幕剧

按语言表现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哑剧

③戏剧的特点: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④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

⑤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是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⑥话剧剧本: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

⑦剧本的组成: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说明组成。

⑧剧本的语言: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舞台说明,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注意】剧本台词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语言应简洁扼要。

(5)写作背景

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14)

《屈原》创作于1942年,此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15、16)

(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17)

(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课件18)

(4)解一解词语。 (出示课件19-21)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指这些人死后变成的神灵。殇,战死者。

诡谲:狡诈,狡黠。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收揽:招收延揽。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汹涌浩大;后用来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违反国家、人民利益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国法制裁。

暗无天日:形容社会极端黑暗。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简要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2)

(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

…………

资源下载此资源仅限注册用户下载,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屈原(节选)》教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450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