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特点。
3.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赏读人物精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鲜明的个性特征。
2.教学难点: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地域特色。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作家,他13岁就开始发表作品。读高一那年,他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同年被选入高二语文教材。等到他读高二的时候,语文课上学的是自己的文章。这件事一时成为文坛佳话。大家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
他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刘绍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蒲柳人家》,去看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
教师板书课题: 8* 蒲柳人家(节选)(出示课件2)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4)
刘绍棠(1936—1997),作家。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5、6)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却被杜四夫妇反对。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不仅拆散二人,还与半路杀出的巡警麻雷子合计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老婆,并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了麻雷子、杜四的阴谋,周檎、望日莲顺利完婚。《蒲柳人家》全篇共12节,本文节选的是前两节。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中人物众多,但主要情节并不复杂,是一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就像一幅风俗画,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大量的乡土风俗成为这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加了作品的乡土气息,构成了刘绍棠作品独特的魅力。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7、8)
(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9)
(3)辨一辨形似字。(出示课件10)
(4)解一解词语。 (出示课件11、12、13)
白瞪:翻白眼,表示轻蔑、厌恶。
打尖:旅途或劳动中休息一下,吃点儿东西。
到了儿:到最后,最终。
山响:形容响声极大。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勒令: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膺,承受、承当。
腻歪:方言。厌恶,厌烦。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4)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4)
(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调皮、惹事的何满子惹恼了奶奶,奶奶到刚从外面赶马回来的爷爷面前告了状,爷爷这趟赶马险些丢了命,一怒之下,就把何满子拴在葡萄架下,何满子盼着望日莲姑姑来救他。
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出示课件15)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课本回答。)
学生: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
3.文中写了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的哪些生活片断?(出示课件16)
(学生默读课文,分析概括回答。)
教师:我们先看文中写了一丈青大娘的哪些生活片断。
学生1:叫人给何满子做红兜肚。
学生2:力敌北运河上的纤夫(大闹运河滩)。
学生3:与何满子捉迷藏。
教师:我们再看文中写了何大学问的哪些生活片断。
学生4:路遇文庙烧高香。
学生5:请老秀才教何满子认字。
学生6:赶马差点儿丧命。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