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
第5课《守株待兔》
1.会认“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一、课文内容解读。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课文通过种田人偶然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二、作者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荀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三、相关资料。
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的特点有: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课文有(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结合注释还有不明白的画上“?”。
(3)从《守株待兔》的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田中有株( ) 兔走触株( ) 折颈而死( )( )
释其耒( )( ) 冀复得兔( ) 为宋国笑( )
3.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折颈( ) 作为( ) 折本( ) 因为( )
4.认真拼读一遍,再抄写一遍。
宋 耕 触 颈 释
5.辨字组词。
株( ) 待( ) 颈( ) 释( )
珠( ) 侍( ) 项( ) 择( )
6.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宋人有耕者:_______ 田中有株:_______
兔走触株:________ 折颈而死:_______
因释其耒而守株:_____ 冀复得兔:_______
身为宋国笑:_______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B.遇事不能惊慌,而要善于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
C.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D.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4.语言表达。
(1)《守株待兔》中的耕者被宋人笑,是因为“兔不可复得”,还是其他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2)假如你是《守株待兔》一文中耕者的邻居,看到每日守在树桩旁等兔子的耕者,你会怎么劝说他让他重新开始劳动呢?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守株待兔 | |
故事的原因 | |
故事的经过 | |
故事的结果 |
(2)农夫被人笑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农夫是个怎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农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生活,谈谈自己通过这则寓言联想到的身边的人或事。
(5)查阅词典说说“不劳而获”的含义。
6.阅读课文后的“阅读链接”《南辕北辙》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个人要从_____到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这个人却一直向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觉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是因为( )(请选择)
A.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变。
B.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C.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请选择)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听一听别人的劝告。
B.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好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头,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后再去做。
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下列句子中的“ 为”与“ 而身为宋国笑”中的“ 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2.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2)宋国人“笑”的是什么?
(3)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1)1 3
(2)耕 株 释 耒 冀 折颈
(3)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2.zhū chù zhé jǐnɡ shì lěi jì wéi
3.zhé wéi shé wèi
4.宋 耕 触 颈 释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