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修辞手法-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6日
资源编号 102504

专题07修辞手法-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2025-07-06 三年级下册 0 4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专题01字音辨析-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

专题07 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①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②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③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三个构成要素:

①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②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③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比喻的类别: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①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②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③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①弟弟成了泥了。

②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③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①一轮弯刀挂在夜空上。

②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辨析比喻句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

①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就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

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在造句和仿句时一定要抓住相似点,这样比喻才更加生动形象。

3.并不是所有带有“像”“好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① 他像他爸爸一样瘦。 ——表示比较

② 她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表示猜测

③ 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表示列举

④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

二、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①亲爱的花朵啊,你的舞姿是多么的优美啊!

②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辨析比喻与拟人

比喻是“打比方”,重在突出相似点。

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作人来写,给物加上人的神态、动作、情感。“人”不会在句中出现。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①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②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②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①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②爱心 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五、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①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③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④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六、设问

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反悔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①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七、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①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八、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①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①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九、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①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修辞手法的赏析:

1.修辞作用: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夸张(突出特征),夸张(突出特点),排比(增强气势),对偶(整齐凝练),反复(突出强调),设问(引起注意),反问(加强语气)。

2.赏析步骤:①点明修辞;②分析用法; ③点明效果;④分析情感。

3.答题格式:运用了……修辞手法,……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一、选择题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与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是( )(填序号)

A.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B.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唤醒。

C.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快的歌儿。

D.茫茫的草原像一块无边无际的地毯。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B.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切诊”是指询问病人的情况。

C.“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池子和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和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它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C.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4.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2)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3)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A.比喻 拟人 设问 B.拟人 比喻 反问

C.比喻 拟人 反问 D.拟人 比喻 设问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比喻)

B.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反问)

C.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排比)

6.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1)我喜欢春雨,它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

(2)蒲公英的叶子像一把锋利的刀。

B.(1)从树洞里探出一个两颊上有黑斑的小脑袋,尖叫道:“他在哪儿?”“在那边。”

(2)(小球)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去。

C.(1)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7.下列句子与其他两句在描写方法上不一样的是( )

A.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C.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8.例句把“牵牛花”当作人来写。下列句子中没运用这种写法的选项是( )。

例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A.睡莲从梦中醒来。 B.迎春花闪亮登场。

C.蜜蜂在窃窃私语。 D.燕子有剪刀似的尾巴。

9.下列句子中与“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B.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C.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0.下面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C.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D.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11.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

A.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

B.小虾三五成群,在水里捉迷藏。

C.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D.小蘑菇精神抖擞地从土里钻出来。

1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句中使用的修辞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1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B.从房檐上落下的一颗颗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C.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D.冰柱好像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1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B.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C.街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15.下面句子中不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这块橡皮好像是我丢的。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C.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D.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荷花拟人化。

A.拟人,把花儿拟人化。

B.拟人,把银梨树拟人化。

C.拟人,把飞溅起的浪花拟人化。

D.比喻,把茫茫的草原比作地毯。

故选D。

2. 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三年级下册 专题07修辞手法-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102504.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