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6日
资源编号 102510

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2025-07-06 三年级下册 0 64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专题01字音辨析-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

专题10 诗歌鉴赏

一、诗歌基础知识

(一)定义: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起源:

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三)发展:

《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四)古代诗歌分类

1、按题材分类:

(1)山水田园诗(2)边塞军旅诗(3)怀古咏史诗(4)咏物诗(5)送别怀人诗(6)羁旅思乡诗(7)闺怨诗(8)即事抒怀诗

2、按体裁分类:

(1)古体诗

古诗 唐以前的诗歌,分为四言古诗,如《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楚辞 具有浓郁楚地色彩,如《楚辞》)

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

绝句 共4句,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一句五个字称五言,七字称七言。

律诗 共8句,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长篇的律诗称为排律。排律一般为五言,七言极少,如白居易的《代书诗寄微之》,全诗共100句。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3)词

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风格主要有婉约派、豪放派。

(4)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由宫调(曲调)、曲牌、题目组成。

二、鉴赏角度

(一)形象分析

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

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及其含义

1.植物类

青草:喻离恨、荒凉。

杨花:写离情。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也象征高洁美好的品格。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丁香:愁思或相思,高贵等

落花:时光流逝,时光不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杨柳: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菊花: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品格的象征。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梅花:常常是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品格的象征。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青松:它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因此常象征孤傲、正直、高洁的品格。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莲花: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又由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2.动物类

燕子:春光美好或伤春惜时;思念亲友、羁旅情怀

马:比喻志向或漂泊思乡之情。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猿猴:写愁绪。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乌鸦:常表现荒凉凄清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传信使者。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子规(杜鹃、布谷):常常是凄凉、哀伤、思乡的象征。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鸿雁:诗人常借雁抒情,寄寓乡愁。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寒蝉:常常成为诗人自喻清高的载体。同时,一人秋,蝉就命在旦夕,一番秋雨后,蝉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蝉又有悲凉的意味。

3.景物类

春雨:喻愁绪、惆怅、人生的挫折。

大海:喻愁绪或理想。

月亮:寄托思念。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西风:写愁绪。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春水:写愁绪。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常以水喻愁或时光的流逝。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语言分析

1.语音上:音乐之美。

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

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表层义、深层义(语境义、特殊义)

(三)写作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四)情感方面

1.以抒情为主的古诗文

2.以说理为主的古诗文

3.以意境为主的古诗文

常见情感: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

①读诗词的题目,了解这首诗词主要写了什么。

②读作者所处的朝代,关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③读注释,了解诗词中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

④抓住关键词句,也就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词句。

⑤体会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⑥细读古诗词的最后两句。一般最后两句常点明诗歌主旨,阅读时应仔细读。

一、选择题

1.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写( )节的。

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重阳

2.下面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句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班级诗歌会上“飞花令”环节,要求说出含“花”字的诗句,下面哪一首诗不符合要求?(  )

A.《滁州西涧》 B.《惠崇春江晚景》

C.《大林寺桃花》 D.《清明》

4.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元日》一诗中描写的春节习俗? (  )

A.饮屠苏酒 B.燃放爆竹 C.登高远望

5.“元日”的“元”字,字义应选择下列哪项?( )

A.第一;开始的 B.为首的 C.基本的;主要的 D.朝代名

6.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迟日江山丽( )

A.迟到的太阳 B.春日 C.太阳升得晚

7.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季节都是春季。

B.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作者看到了悠闲地野鸭和逆流而上的河豚。

C.《三衢道中》中的“三衢”是指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8.《三衢道中》这首诗中,诗人轻舟泛溪而行,走到了小溪尽头,但游兴不减,继续在山路行走,我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

A.表明诗人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B.表明诗人对事物的仔细观察。

C.表明诗人不惧长途跋涉的精神。

9.“梅子黄时日日晴”的意思是( )

A.梅子还没黄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B.梅子成熟了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C.梅子枯黄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10.《绝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B.浓浓的思乡之情 C.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绝句》朗读时要用欢快的语调,读出对春天的赞美。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前一句动态描写,后一句静态描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C.《惠崇春江晚景》作者以细致、敏锐的感受写出了晚春时节的春江景色。

12.我认为“春江水暖鸭先知”揭示的道理是( )。

A.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 B.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C.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D.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13.唐朝诗人杜甫的佳作《绝句》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14.下列诗句中没有出现植物的一项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6.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亲情,常常在诗句中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下诗句与思念家乡无关的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异乡”和“异客”表现了诗人在他乡的(  )。

A.孤独感 B.悲伤感 C.遗憾感

19.唐代诗人杜牧《清明》一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

A.愁苦 B.愤慨 C.凄凉、惆怅

20.根据内容理解,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日,就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

B.“屠苏”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驱邪避瘟疫。

C.“借问酒家”就是诗人想借卖酒人家一瓶酒喝。

D.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就是每年的阳历九月九日。

二、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1.杜甫是___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

22.解释下面的词语。

迟日:_________泥融:_______

23.这首诗对仗非常工整,诗句中“迟日”对“___”,“江山丽”对“___”,“___”对“沙暖”,“飞燕子”对“___”。

24.诗句中体现燕子繁忙的字是“___”,体现鸳鸯慵懒的字是“___”。

25.本诗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展现了初春时节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26.前两句诗优美生动,分别从( )和( )的角度勾勒出了明丽的春日景色。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27.下面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和谐的立体春景图。

B.第三句诗描写的是静景,第四句诗描写的是动景。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传统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描写的是重阳节。

故选D。

2. 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的传统节日。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两句诗的含义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飘落,路上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的样子。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天气的特征及上坟归来时人们的表情。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及天涯游子的孤独之感。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诗句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三年级下册 专题10诗歌鉴赏-2025年暑假预习三升四语文暑假专项培优(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10251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