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苏科版2024)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04日
资源编号 91915

第四章《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苏科版2024)

2025-01-04 八年级上册 0 1,04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苏科版2024)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苏科版2024): 第一章《声现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必背知...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

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1、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微观粒子构成的,当大量微观粒子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相互聚集为一种稳定的状态时,就叫做“物质的一种状态”,简称为物态;在19世纪,人们还只能根据物质的宏观特征来区分物质的状态,那时还只知道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常见的物质状态间的变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
(1)固态:固体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不能压缩,不能流动。
(2)液态: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不易压缩,能够流动。
(3)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易压缩,可以流动。

3、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

4、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玻璃管、水银和刻度。

5、摄氏温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规定为0,沸腾的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6、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7、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也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结构:①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读数更精确;②侧壁呈圆弧形,相当于放大镜,便于看清液柱表面位置;③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即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
(2)使用前:甩一甩,使用其他温度计时不必甩;
(3)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离开人体以后温度会下降,这样水银以弯曲的管子为界(因为弯曲的管子很细,比其它地方细,管子冷却最快,收缩最快,就断开了)分开,温度下降,两边的水银向两边收缩而使水银柱断开,这样使玻璃管中的水银不会退回到玻璃泡内,所以即使离开人体,体温计显示的还是人体的温度,这样体温计才可以离开人体而读数!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

(1)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蒸发    影响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沸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腾    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1)液化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2)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3)晶体熔化时特点: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5)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6)非晶体熔化时特点: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2、凝固:

(1)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2)晶体凝固时特点: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非晶体凝固时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热。

(2)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碘升华、结冰衣服也干了、干冰升华吸热、樟脑片消失、用久的钨丝灯变黑

2、凝华:

(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热。

(2)生活中常见凝华现象:霜和雪的形成、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第五节 水循环

1、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气态存在;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2、珍贵的水资源: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 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着,这说明地球拥有大量的水,而且,水即使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它最终还是会回到地球表面,那么,为什么人类还会面临“水荒”呢?这是因为,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冰川和地下水,它们的总和仅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3%;而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10%还不到!这说明,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却很少。同时,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正面临危机。

3、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1)破坏和过度开发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破坏和过度开发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土地沙化,河水污染,河流干涸等。①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而报废的海河老桥的桥墩;②被污染的河流。

(2)水资源保护①认识世界水情。充分认识全球水资源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与紧迫形势。②认知水的价值。深化自身对水的知识的认知,逐渐构建水友好的价值观。③做好宣传工作。主动积极担当节水宣传工作,普及节水知识,培育社会节水意识。④践行节水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节水生活,切实做到“珍惜水,爱护水”。

实验汇总

第四章 物态变化

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状态变化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实验器材】晶体(海波或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停表。

【实验步骤】

步骤①在小试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试管中晶体粉末不宜过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没温度计测温泡即可)

步骤②在大烧杯中注入足量的温水(35~40℃之间),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步骤③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海波,当海波温度升到 40 ℃时,每隔 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几分钟,然后撤去酒精灯和热水)。

步骤④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变高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苏科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9191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