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真题重组卷(统编版 江苏专用)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31日
资源编号 91548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真题重组卷(统编版 江苏专用)

2024-12-30 八年级上册 0 76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真题重组卷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7分)

班级举行畅想未来之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7分)

情感意蕴 诗文名句 出处
怀才不遇 我报路长嗟日暮,①                          李清照《渔家傲》
     无可奈何花落去,③                         晏殊《浣溪沙》
忧国忧民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悠然自得 采菊东篱下,⑤                 陶渊明《⑥         
忧患意识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三章

 

2.小清为“畅想未来之城”活动写了主持词,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从可拆卸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球场”,到照亮绿茵场的每一缕灯光,再到搭载球迷的新能源客车……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内外,绿色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在这里,中国企业不仅提供了绿色能源与绿色交通保障,更带来了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因地zhì宜、自出xīn裁的设计,使绿色成为本届世界杯亮丽的底色。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拆卸(       )                      ②搭载(       )

③因地zhì(       )宜                 ④自出xīn(       )裁

(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                                         。(2分)

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内外,绿色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3.关于“未来之城”,小石查找到了如下资料,其中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这个项目计划打造长170公里、宽200米的零碳双子大楼,建成可住900万人的立体城市。

②为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沙特于2016年推出了“2030愿景”计划。

③人们可以在里面生活、工作,可以在5分钟内步行到达所有公共设施。

④此外,还将在内部修建一条高速铁路,将城市内任何两地之间的车程缩短到20分钟内。

⑤其中就包括前不久官宣已开工建设的“THE LINE”(线性城市)项目。

A.②⑤①④③     B.①③⑤②④     C.②⑤①③④     D.②③①⑤④

4.关于“未来之城”,小清和小石展开了讨论,请根据情境,补全他们的对话。(4分)

小石:小清,你眼中的“未来之城”是什么样的?

小清:“未来之城”是一个理想先进的城市。城市设计以人为本,人们出行选择电动汽车、共享单车或公共交通,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人们住绿色住宅,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小石:看来,“未来之城”用智能解决了交通拥堵、(1)                          等问题。

小清:城市的教育、医疗、房产、交通、美食等公共信息都可以在城市的智能系统查询到。

小石:这样的“未来之城”真让人向往!考考你呗,请你给“未来之城”下定义。

小清:(2)                                                                               

5.班级邀请孙老师开设讲座,并张贴了海报。小阅因病未到,请你打电话告知他此事。(4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51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练习。(16分)

【甲】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葛兆光《唐诗选注》,中华书局2018年)

【乙】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义兵起,志玄募得千余人,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

从平霍邑,下绛郡,攻永丰仓,皆为先锋。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童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袭,车营已设,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人而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

太宗即位,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食实封九百户。文德皇后之葬也,志玄与宇文士及分统士马出肃章门。太宗夜使宫官至二将军所,士及开营内使者,志玄闭门不纳,说:“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辩真伪。”竟停使者至晓。太宗闻而叹曰:“此真将军也周亚夫无以加焉

(节选自《旧唐书•段志玄传》,中华书局2006年)

【注释】①新丰市: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②屈突通:隋唐名将。③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6.【甲】诗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是千古名句,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竟停使者至晓 查阅词典法:a完毕;结束。b整;全。c终究;终于。d竟然;居然。e究竟。    
夜使宫官至二将军所 课内迁移法: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志玄闭门不纳 语境推断法    

 

8.翻译句子。(3分)

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此 真 将 军 也 周 亚 夫 无 以 加 焉

10.结合诗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真将军”“大丈夫”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9分)

材料一

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②赵州桥横跨在没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③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未,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鸷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润”。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④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⑤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节选自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材料二

①9月30日,记者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获悉,港珠澳大桥的主体桥梁工程桥面铺装工程建设近日已落幕。海底沉管隧道内装饰、电气等附属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安装,沥青路面铺装工作准备就绪。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力争年底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②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海域,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工程全长约55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以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三大部分工程。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是长约29.6公里的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它包含约6.7公里沉管隧道和22.9公里跨海桥梁,以及为实现桥梁和隧道转换而修建的海中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动工,到今年主体工程全部贯通,港珠澳大桥八年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中国建设史上历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③据了解,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于今年5月已组织了主体工程交工验收工作部署会议,明确将根据不同标段工程完工情况,分期分批地展开交工验收工作。目前,几个标段正在按计划平行推进,抓紧整理档案资料,预计年底前能够如期完成。

(选自澎湃新闻网,2017年10月2日)

11.下列对材料一中“中国石拱桥”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最早的中国石拱桥是《水经注》中提到的“旅人桥”,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

B.赵州桥是中国石拱桥中的杰作,它由一个大拱和左右各两个小拱组成,设计十分巧妙。

C.卢沟桥属于中国石拱桥中的联拱石桥,它闻名于世的原因是桥上惟妙惟肖的石刻狮子。

D.中国石拱桥都不长,跨度最大的也就是二百多米,这是受其桥身的拱形设计所制约的。

1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桥梁建筑史很长,桥梁形式十分多样,既有传统的石拱桥,也有新建的跨海大桥。

B.赵州桥为了方便车马上下,采用弓形桥洞设计,使整座桥没有陡坡,可谓匠心独运。

C.在建的港珠澳大桥的长度是赵州桥的一千倍多,它横跨伶仃洋海域,联通粤港澳三地。

D.以“桥—岛—隧”集群方式建构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

13.请写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其作用。(3分)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概我国桥梁建设发展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小铁锤》,完成问题。(16分)

小铁锤

张中杰

①“呯!”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下来。

②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贼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

③“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

④“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

⑤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

⑥“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你听得寒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

⑦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

⑧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高大了,脸上泛着红润的光;明显黑了瘦了,但浑身肌肉更结实了。你抚摸着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⑨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

⑩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磅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哟,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

⑪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⑫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⑬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

⑭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⑮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⑯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熊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

⑰“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⑱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

⑲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

⑳“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

㉑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

(选文有删改)

15.“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和“儿子”都在书信中引用了诗句,请说说他们各自的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花了大量笔墨插叙打铁过程的描写,请简要分析插叙部分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0分)

①祖母最不把昆虫当回事。她在泉水中洗菜,倘若发现菜叶上有条幼虫,她会被吓一跳,然后把这条令人讨厌的虫子扔得远远的,切断与危险物的一切关系。我的祖父是个擅长放牧的牧人,自然无暇关心昆虫。他最多是有时会碰见昆虫,然后用脚后跟把它踩碾致死。总而言之,昆虫对外祖父母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

②我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我的父母也一样丝毫不了解。我的母亲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这与我的兴趣所需要的一切完全背离。在父亲那里可以找到根源吗?同样找不到。当他发现我用大头针把昆虫钉在软木瓶塞上时,打了我几个结结实实的耳光。

③可是,从孩提时代起,热爱观察事物、对事物充满好奇,在我的身上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我为何不叙述一下我那些初期的新发现呢?这些新发现很天真,很幼稚,却非常适合用来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天赋的诞生情况。

④一天,我这个喜欢静思的小男孩,背着手,身体面向太阳,灿烂的阳光令人头晕目眩,却又令我心醉神迷。我就像一只受到灯光诱惑的尺蠖蛾。我是在用嘴和眼睛享受灿烂的阳光吗?这便是我最开始的科学好奇心提出的问题。亲爱的读者们,请不要笑话我,未来的观察家已经在努力锻炼自己,投入到实验中了。我把嘴大大张开,把眼紧紧闭上,灿烂的光芒消失了。我睁开眼睛,闭紧嘴,灿烂的光芒又一次出现了。我再一次开始,结果仍然相同。我成功了,我的实验告诉我,我是在用眼睛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新发现啊!当我向家里人汇报了我的新发现后,祖母温柔地笑我天真可爱,其他人却都嘲笑我,世间的事原本就是这样嘛。

⑤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个新的发现。⑥夜幕来临时,在附近的荆棘丛中,我听到了一些清脆的撞击声。在这寂静的黑夜里,这声音很轻微,也很柔和。是谁在这里悠悠鸣唱呢?难道是一只窝中的小鸟?我得去看一看,得快些。我听说那里有狼出没,这时恐怕会从树林里出来。但是我还是要去瞧瞧,离这儿并不远,就在金雀花树后面。

⑦我久久地守候在那里窥视,但没有用。荆棘一动,略有声响,清脆的撞击声就戛然而止。第二天我又一次潜伏在那里,第三天再一次重新开始。这次我凭着一股倔劲儿终于成功了。啪!我伸手一把抓住了歌手。原来是一只蝈蝈,并不是一只鸟,我的伙伴曾经教过我吃它的大腿。我长时间的潜伏得到了些许补偿。事情的美妙在于,我刚才了解到的东西并非它那双有虾子味儿的后腿。从这时开始,我通过观察明白了蝈蝈是会唱歌的。这次我没有把这个新发现透露给他人,我害怕会像上次那样遭到大家的嘲笑。

⑧啊!那些长在田地里、房屋旁边的美丽花儿,好像在用它们大大的紫色的眼睛对我微笑。秋末,祖父来到田地里,用铁锹把田地翻了个天翻地覆,从我的观察田里刨出一筐筐、一袋袋的圆根似的东西。这个我认识,家里有许多,我经常把它放在烧草肥田的炉灶上煮。它叫作土豆。它开紫色的花,结红色的果,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⑨这个将来的观察家,一个6岁的小男孩,眼睛一直警觉地盯着虫子和花草,就这样,他在无意识中锻炼了自己。他向花儿、虫儿走去,就好像粉蝶飞向甘蓝、蛱蝶寻觅蓟草一样。他关注,他凝望,他调查情况,他被好奇心诱惑着。可是,在遗传中识别不出这种好奇心的秘密,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他的家族中从来没有过的才能的萌芽,他隐藏着并非他直系亲属的火炉里固有的火星。这不足挂齿的东西,这幼稚的想入非非的东西,这没有丝毫价值的东西,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假如教育不参与进来,用实例给它喂食,用锻炼使它强壮,那不用怀疑,它一定会熄灭。那时,学校将会解释用遗传无法解释的事物。这正是我马上要进行观察和研究的问题。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文章叙述了法布尔哪些“初期的新发现”?请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清读到文章第6段画线句,觉得结尾应为感叹号。你赞同吗?(3分)

我得去看一看,得快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回忆了作者孩提时代的一些经历,兼有情趣和理趣,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

B.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受到灯光诱惑的尺蠖蛾”,表现出年幼的自己和昆虫的亲密无间。

C.从“我刚才了解到的东西并非它那双有虾子味儿的后腿”一句可看出作者的幽默和风趣。

D.文章第9段加点的词贬词褒用,从中不难发现作者在调侃中体现出对科学好奇心的珍视。

22.小石在《昆虫记》中读到了以下文字,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举例印证。

达尔文给予了我“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称号,自从得到这个称号,“无与伦比”这个词就在我的脑海中多次盘旋,我自己却不清楚我在哪些方面可以无愧于这个称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写作(共45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南京自然环境优越,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是世界文学之都。无论是六朝古都,还是当代风流,南京都是一片深耕厚植的文学沃土。亭台楼阁、碑刻游记处处彰显着文化遗韵。

你很幸运,生长在这个多元而包容的城市里,和你的同伴一起去探寻南京的文化遗产。

任务一:南京的建筑、云锦、古琴、剪纸……从建筑到手工,林林总总,无一不有。有时会惊觉,文化遗产就在你身边。她是否和你有过一段特别的相遇?是否给你带来了触动和影响?你可以用记叙的方式写下你的感悟与体验。

任务二:或许你非常了解南京的某个文化遗产,你可以用说明性的语言向阅卷老师作介绍,注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与方法。

要求:①自选任务,自选文体,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学诗谩有惊人句     物是人非     似曾相识燕归来     感时花溅泪     悠然见南山   饮酒  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得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谩、燕、溅、悠、拂”等字词容易写错,要注意书写。第②空,由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意思为: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可体会出作者的情感意蕴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情。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真题重组卷(统编版 江苏专用) https://www.0516ds.com/9154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