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
专题09课外阅读(一)
备考策略
一、从写景中的想象和体验想开去的方法。
1.借助想象感受景物。如《草原》中:“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把羊群想象成绿毯上白色的大花,奇丽无比。
2.借助想象表达感情、感受。如《草原》中作者把骏马和大牛的表现写成好像是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3.借助想象扩展意境。如《花之歌》中:“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独特的意境展现了花儿给大地带来的美丽和芳香。
二、从写物中的联想和感悟想开去的方法。
1.借助写物中的联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如《丁香结》中:“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写出了雨中丁香的特点,体会为什么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我们可以联想自己曾经在雨中的感受,在雨中看花的经历,从而理解丁香在雨中展现出的朦胧和妩媚,体会到在这种美好的体验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2.借助作者的感悟,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如《丁香结》中:“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结合作者的感悟,我们可以想到生活中许多不顺心的事,需要我们以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
三、体会文章写好“点”和“面”的方法。
1.分析“面”是怎样被完整、有序地介绍的,是怎样烘托和陪衬“点”写出气氛的。如课文《开国大典》中的环境描写是对“面”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这些环境描写是怎样完整地介绍开国大典的场面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如何对表现中心起铺垫、烘托作用的。
2.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点”的,想想作者是怎样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来突出“点”的特点的。如课文《开国大典》中毛主席就是这个场面的“点”。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人物典型的言行来突出伟人的形象的。
专项训练
一、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安塞腰鼓(节选)
文·刘成章
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②但是,看!
③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④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⑤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⑥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茂腾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作者从安塞腰鼓的______、______和鼓手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直接进行描写,并采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特点。
3.文中第④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的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仿照⑤⑥段介绍一项你喜欢的艺术种类,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您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须和太阳一起升起。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时间?国旗班从天文台索取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升、落时间表,在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战士们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了。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睡意,战士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露头,国旗也得同时升上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您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苦。
每年,都有一些新战士被选到国旗班。他们进班后都要进行(严肃 严厉 严格)检查,稍有不符合的地方,就得进行艰苦的矫形:脖子向前探的,睡觉不能用枕头;腿并不拢的,要躺在床上用绳子把腿捆住;两肩不平的,要将肩和画在墙上的水平线平行,贴墙站着;胯凸的,在腰里扎一根木棍……新战士们自觉自愿地(磨耗 磨难 磨炼)自己,直到练出标准的军姿。
冬天,天安门广场寒风凛冽,国旗班的战士们觉得穿着厚厚的棉衣升旗与庄严的国旗不太相称,升旗时有损祖国形象。于是,他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升国旗时轻装上阵。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你看,升旗电钮按动了,三名升旗战士昂首并踵,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严 庄严 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1.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话未说完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4.“轻装上阵”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让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战士们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用“___”画出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6.你认为国旗班战士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精神?
三、阅读。
中国皮影戏
①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记载,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思念心切,不理朝政,术士发明了皮影戏,以解汉武帝相思之苦,这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②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首先将兽皮处理干净,用药物使其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再镂刻成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是独立的,最后用线连成一体,分别加上连杠用以操纵。
③皮人的女性服饰多用凤、花、草、云等纹样,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矮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④皮影戏表演时,由艺人在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人,一边唱述故事,同时配以音乐。表演神话、武打故事时,人物或腾云驾雾,或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皮影戏深受观众喜爱。在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五十家。
⑤皮影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对丰富世界艺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⑥在元朝,皮影戏一度随着蒙古大军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后来,皮影戏被法国传教士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
1.文章第1~4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中国皮影戏。
2.文章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句话放在文章中哪个位置最合适?请说说你的理由。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4.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传承和发展皮影戏提出两点建议。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1943年,日本侵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②2月25日夜10时许,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三连的指战员们在沂蒙山区沂水县北部地区,突遭日军3000余人马兵分几路的包围,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营长王子固决定自己与副营长徐福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战士“断后”。他们与日军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③歪头崮位于山东省沂水县与临朐县交界处的沂山,海拔600多米。此崮只有北面是较缓的坡,东、南、西三面都是绝壁,下临几百米的深谷,尤其是东侧绝壁,下部收缩,上部外探,远望犹如一个歪着脖子的人头,因而得名歪头崮。该崮是沂山所有山峰之中最为险峻、最具特色的山峰。二连从歪头崮的北面撤到这里后,发现没有退路了,营、连领导就决定在此固守,寻机突围!
④当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的时候,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开始了。副班长亓(qí)荣友站在前沿阵地的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组成前后三层散兵队形,向歪头崮山顶慢慢爬行。
⑤不久,日军的炮弹就接连在二连阵地上爆炸。沉闷的爆炸声过后,北山脊上飘荡起一片黑色的烟尘,随着北风覆盖了二连的阵地,许多战士剧烈地咳嗽起来。
⑥“毒气弹!快把嘴捂上!”经验丰富的王子固大声地喊起来。战士们立即采取了简单的防护措施,在连长齐之顺的指挥下开始反击,一阵机枪、手榴弹还击过后,敌人阵中顿时一片惨叫声,丢下100多具尸体,狼狈地逃回山下了。
⑦日军报复性的炮击又开始了。山炮、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一起向山上二连阵地轰击,同时,又调来了两架飞机参战,狂轰滥炸了两个多小时,小小的山顶落弹近千发。二连战士伤亡惨重,营长王子固牺牲了,副营长徐福牺牲了,连长齐之顺也牺牲了,全连只剩下不到30名战士,而且大都负了伤,武器也只剩下50枚手榴弹和一挺只有30发子弹的轻机枪。
⑧敌人又开始了冲锋。当敌人冲到几十米内时,战士们扔出手榴弹,炸倒了十几个敌人,那挺捷克式轻机枪弹无虚发,北坡上又多了几十具敌人的尸体。日军遭到重创,再一次开始后撤,企图集聚新的力量发动更为猛烈的进攻。
⑨山上所剩不多的战士们都非常清楚眼前的处境,他们相互鼓励着,已经不能战斗的伤员把为数不多的弹药交给了能战斗的战友,没有武器的战士就收集石块、棍棒,等待着最后拼杀时刻的到来。
⑩中午时分,日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一阵殊死拼杀后,只剩下双腿被炸断的排长孙现明、李兴诗、亓荣友等4个人。日军狞笑着朝他们一步步逼来。孙现明命令李兴诗等3人跳崖突围,李兴诗他们迅速朝悬崖处扑去,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同志们,永别了!”接着响起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声,孙现明同几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⑪“宁死不当俘虏!跳崖!”李兴诗站在悬崖边上,平静地对两名战友说,回身瞟了一眼正步步逼近的敌人,率先跳了下去。日军个个目瞪口呆,愣在原地,甚至不敢再往前迈进一步。接着,亓荣友同另一名战友也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励——____ 推行——____ 飘荡——____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形容百发百中。( )
②一起走向毁灭或死亡。( )
③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
4.认真读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1)在敌人层层包围的危急关头,营长王子固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2)请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营长王子固牺牲了,副营长徐福牺牲了,连长齐之顺也牺牲了,全连只剩下不到30名战士,而且大都负了伤。
5.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李兴诗等三位战士跳崖时的心理状态。
6.下面是这篇短文层次结构的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恰当?(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五、阅读。
端午日(节选)
沈从文
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奋力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额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卖力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②赛船过后,城中的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③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端午节是农历的( )月( )日,相传这天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 )。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能体会到字里行间传达出的________的气氛,再从文中找出一处这样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在端午日的庆祝活动中,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概括一下吧。
(1)众人焦急待龙舟 (2)( )赛龙舟 (3)( )
4.赛龙舟的场面描写中,许多连续的动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请你也用上连续动词写几句话。
5.古人关于端午节的描写有很多,下面是关于端午节场面描写的有( )(多选)。
A.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D.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6.端午节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我们还有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享誉世界,比如:五行:___________五谷:_______五音:________五彩: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1.陕北方言,意思是充满活力,这里指陕北后生在安塞腰鼓的熏染中,旺盛的精力和活跃奔腾的精神状态。 本意是因为恐惧害怕而抖动哆嗦,这里指观众被安塞腰鼓壮阔的气势所震感,情绪异常振奋的感觉。
2.鼓点 流苏 脚步 眼神 舞姿 比喻 排比 壮阔 豪放 火烈
3.夸张 排比 真实感受 形象生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浓烈的热爱之情。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