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
徐州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卷共8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前三空每空2分,后四空每空1分)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4)古诗词中,诗人们往往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大雁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2.根据语境作答。(12分)
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琼楼玉宇的恢hóng大气,_________;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_________;更有人说,中国风是诗经国风的悠悠吟唱,_________。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niǔ带,将中国人紧紧(甲_________)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乙_________)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今天,让我们以诗词的文化盛宴,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恢hóng( ) ( )niǔ带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2分)
甲:连接 联结) 乙:继承 传承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空白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 ②也是曲径通幽的含蓄隽永 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
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4)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句子。(2分)
(5)你学校文学社开展“诗词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文学社社长打电话邀请张老师时说的话。画线部分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诗词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仰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请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⑤ B.④⑥ C.②⑥ D.④⑤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3-7题。(17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蕨,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书上元夜游苏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②,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⑤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⑤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儋耳:今海南儋州,苏轼被贬之地。②民夷杂糅:汉族人和少数民族人混杂。③屠沽:屠户和卖酒的人,这里指各种商贩。④三鼓:三更。⑤过:苏轼幼子。⑥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写在水浅处钓不着大鱼,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临溪而渔
(2)予欣然从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5.下列对古诗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甲】诗中的“巴山楚水”是指诗人的被贬地。
B.【乙】文中的“山肴野蕨”是指野味野菜。
C.【丙】文作者夜游是因为被“良月嘉夜”吸引,于是邀友人同行。
D.“弃置身”“太守”和“先生”所指的都是所在诗文的作者。
6.【乙】文中写 和太守之宴,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生活场景;【丙】文中的“ ”描绘了小城上元节的繁荣景象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画面。(2分)
7.以上三篇古诗文的作者都是被贬谪的官员,但在作品中表达的中心各不相同。【甲】诗中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乙】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丙】文中作者夜游后“放杖而笑”,其中包括“自笑”和“笑人”,“自笑”是表达月夜畅游后的悠然自得,“笑人”是他夜游后得出了一个人生道理: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题。(10分)
材料一:
①提前退休潮流近几年在国内涌现,李浩是其中一员。李浩产生退休念头是在6年前。那时的他在北京一家国有银行,负责信息安全。对李浩来说,这份工作“内容很雷同,身边同事聊的话题主要是子女、配偶的日常。”虽然并不抗拒婚姻,但当时单身的他,感觉自已格格不入。在一位朋友的提醒下,李浩认真盘算起提前退休这件事。他开始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浏览“如何在30岁之前退休?”“存够多少钱足够告别职场”,发现有人早就完成了实践,他开始学习网上的经验。
②李浩将自己的资金做了累加,制定了退休计划:“每年至少攒下25万,攒够70万,过程中除了生活必需品和必要的社交支出,其他的一律缩减。”
③没多久,他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大厂”,李浩成了“卷王之王”。“工资卡数额的飞涨,意味着我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工作坚持不下去,或情绪低落时,他会查看卡里的余额,又鼓起前行的勇气。
④如此生活了四年多,李浩的存款已达七位数,后来他很自然地离了职。
⑤辞职后,李浩前往大理租了一间房子,每个月1700 元就是他的全部开销,其中包含1300元房租。他最直观的感受是“一切都变慢了”,在这里,他居然精通了种花。每天清早,他都给他们浇水松土,有时还跟它们说话。他尽情享受着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⑥他没做长远打算,“只是计划先歇一阵子,然后再尝试些新鲜的事情,比如,爬雪山、写网文。”在生活成本。上他不太担心,他觉得可以靠着低开支支撑自己度过余生了。
⑦在社区周围,李浩见过很多年纪相仿的人,看起来都没有全职工作,“穿着拖鞋推着单车,挎着菜篮说着普通话砍价,混在当地人之间,看上去很放松”。很多人在慢下来的生活中发现了生活的趣味,有的甚至成为了某一小众行当的专研者。(2023.3《三联生活周刊》)
材料二:
①“更可悲的是日本的年轻人。因为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他们从30岁开始就拼命存钱,不买房买车,也不想结婚,过着无欲无求的低欲望生活。这样一群人等到退休后,即使有时间也不会有特别想做的事。”以上文字来自日本社会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名著《低欲望社会》。
②“低欲望社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丧失了欲望的社会。在书中,作者主要用这个词来形容日本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
③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人群呢?书中写道:低欲望人群和过去的日本年轻人,其行为举止完全不同,较之“拥有物质”的欲望,他们几乎没有欲望。不仅是物欲全无,连出人头地的欲望也变得淡薄。作者在书中举了例子,当时曾经做过一个面向企业员工的调查,结果发现,新进公司的员工中,想当总经理的人只占10%左右。据此,作者把这群人定义为“物欲和发迹欲丧失的世代”。
材料三:为了更好的帮助小组成员摸清自己的情况、厘清奋斗目标,豆瓣小组“FIRE”有如下分类:
名称 | 特 点 |
肥FIRE | 资产、房产或可投资资产已经达到500万以上;不工作,能维持原有生活品质。 |
瘦FIRE | 砍掉一切不必要的支出,极度节俭,疯狂压缩生活成本。 |
咖啡师FIRE | 已辞去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依旧从事兼职,目的是支付当前开销。 |
海岸FIRE | 辞去工作,已攒下足够的钱来覆盖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仍然兼职,目的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
8.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浩发现,很多人在提前退休后能重拾生活中的各种趣味,因此便成为了某一小众行当的专研者。
B.大前研一根据新进公司员工只有 10%的人想当总经理,将其定义为”“物欲和发迹欲丧失的世代”。
C.当资产、房产或可投资资产已经达到500万以上时,普通人就可以不工作且维持原有生活品质。
D.“低欲望社会”指一个丧失了欲望的社会 作者在书中主要用这个词来形容日本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
9.根据材料三,FIRE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至少具有两个特点,请你概述出来。(2分)
10.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李浩为代表的“提前退休”者属于“低欲望人群”吗?说说理由。(3分)
11.小渝发现材料一中李浩成功实现“提前退休”的原因和材料三FIRE的分类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启迪。你也有同感,请分析说明。(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8分)
谁的微信
①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是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②“老爸,下班了?”
③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④“您和老妈还好吗?”
⑤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
⑥“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从西边出来啦?
⑦老高有些茫然。
⑧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
⑨老高懵了。
⑩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⑪“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⑫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⑬“当然是现在啦。”
⑭“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⑮“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⑯“十二点。”
⑰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
⑱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⑲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⑳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㉑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㉒桂芬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
㉓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㉔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㉕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他们。
㉖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
㉗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㉘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㉙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
㉚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㉛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㉜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㉝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㉞“你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㉟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少顷,他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㊱“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㊲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㊳“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2.梳理小说情节,补全思维导图。(4分)
1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分)
(1)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从用词角度赏析)(2分)
(2)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从描写的角度赏析)(3分)
14.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老高的人物形象。(4分)
15.“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可以看出老高已经识破了骗局,其实文中多处已有暗示。请从文中找出3处伏笔。(3分)
16.小说结尾处写到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便戛然而止,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2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根据阅读提示,完成17-19题。
【阅读提示】《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这本书真实反映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20世纪30年代,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如《北方》“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永远不会灭亡”;如《太阳》“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17.请你说说艾青这一时期“土地”“太阳”诗歌意象的含义。(4分)
18.你认为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主要抒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是什么?(4分)
19.九年级(2)班举行了诗歌朗诵会,小明想要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诗读得富有感情,请你从感情基调方面予以指导。(2分)
三、作文(6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3分,含书写3分)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老人与海》
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德谟克里特
上面三句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题自拟,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参考答案
1.我言秋日胜春朝 何当共剪西窗烛 我报路长嗟日暮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朝、剪、报、暮、雁、寄、郎。
2.(1)弘 纽
(2)联结 传承
(3)B
(4)例:今天,让我们以诗词的文化盛宴,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5)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